新闻学子致辽宁日报编辑部的一封公开信

时间:2021-08-31

  辽宁日报编辑部的诸位同僚:

  你们好,今天看到贵刊刊发《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本科是学习新闻学的,刚看到这篇社论题目觉得很好笑。这篇文章中其实全都是评论性的话语,我没有看到多少真实可靠,提供准确姓名准确来源的采访信息。所以感到好笑,敢问贵刊编辑部的诸位同僚们有几位是经历过高校的新闻教育的呢?

  但是当我的同学纷纷转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家抱着一种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这篇文章,我感觉这不是一个好笑的问题了。

  首先,我是一个辽宁人,我并不因为辽宁日报给出了这样的新闻评论而耻于承认我是一个辽宁人,就如同高校老师这样或者那样说中国不好,但是他们不耻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第二,关于老师这样说中国是不是不好。由于我是一个文科生,不了解理工科的情况,这里不谈论理工科的老师们。这篇文章“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老师”。那么我就有一点点话语权了,因为新闻学,包括《辽宁日报》在内的传媒,都属于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在中国曾经遭受过了强烈的冲击,这主要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要求,我们今天不谈历史。

  社会科学,是在教育学生:“这个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与”这个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学生,才能够意识到,作为一个经过教育的人才,应该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怎样给这个社会带来改变。

  所以,与其说是老师们缺乏对于当代中国的认同感,不如说是《辽宁日报》的记者们,缺乏对于教育的认同感。

  第三,关于”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这个结论。首先不一定是学生们下的,因为我没有在这篇《公开信》中看到任何公开姓名的被采访者,任何有确切来源的直接引语。请贵刊不要以”保护采访对象“拿来作借口,因为就算是我,我也敢堂堂正正的用的自己的自媒体来给《辽宁日报》编辑部写这篇文章。反过来说,社会科学的学生,如果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促进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会认真思索社会现状与理想中的社会有多大的差距,会思考老师讲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过时的,哪些是亟需改变的,哪些是在其他条件改变下再改变的。

  所以这一”老师,不要这样讲“的结论,不知道是由谁提出的,在《辽宁日报》的论证中,也是漏洞重重。我们新闻评论的要求是逻辑推理的思维以及言必有物、言必有用。这一篇《公开信》中,有很多诉诸感情的语言,类如“亲爱的老师”,这说明此文的作者在论证结论的时候遇到了逻辑上无法推理通顺的情况,所以采取情感上寻求与读者认同的策略。还有,“注意语气和分寸”、“多一份历史的眼光”,这样的话,我本人称之为——正确的废话。

  以上,是我为社会科学部的老师的辩护,以下,我们来聊聊贵刊违背了哪些新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