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致海牙国际法庭公开信(2)

时间:2021-08-31

  西汉名将陈汤曾在给汉元帝的上书中表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成为了支撑百代中国人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口号。疆不分远近,地不分大小,人不分男女老幼,而敌之犯我,必共抗之。如果到了海权意识迅速发展的21世纪,还有国家抱着中国会在遥远的一隅小岛上“放水”的幻想,那么就是大错特错。无论这块疆土位于中国的什么地方,无论它富庶抑或荒凉,都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舍弃了,便是对历史的背叛,对未来的失职。我们必须对青年负责,对未来负责。也许法庭会对此感到疑惑,既然中国人如此在意南海星罗棋布的列岛,何不参与到对菲仲裁中,而选择了缺席呢?

  答案是,我们从未缺席。

  人活在世,行文处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国家间的交往亦然。中国从形式上缺席了南海的仲裁,正是因为它形式上的不合法。我们无必向各位法官重申中国政府的观点,也无必重述我们与南海各方间双边解决的协议,我们只需要向各位法官表态,在道德为王的法庭上,中国不会缺席;在主权攸关的审判上,中国不会缺席;在实力写就的历史上,中国不会缺席。97年前中国代表缺席了巴黎和会签字,是对主权一种无可奈何的自保;而今天中国人的缺席,是因为我们正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真正地解决问题的途径上。习近平主席曾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中国的青年正奋力团结于中国梦的感召之下,为全面提升祖国的实力而奋斗时,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弦外之音便早已如熏风过耳,虽吹毫而不惊了。

  王毅外长近日答阿拉伯媒体记者问时,回应说自己不喜欢将某个世纪叫做某个国家的世纪,无论是“美国的20世纪”还是“中国的21世纪”。因为每个世纪的命运乃至人类的命运,都是各国人民自己书写的。但这只如椽的巨笔,必须按照各国人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落下,必须沿着公平正义的轨迹写就,而绝非按照某些国家所提出的南海国际化等下策,在一片狺狺中草草收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变幻多端的南海风云,中国人过去没有缺席,今天不会缺席,未来更不会缺席——并且会制定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孰胜孰负,还请诸君拭目以待。  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青年人,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向海牙同样忙碌的法官们写完了这样一封信。无论我们的年龄悬殊之大、地位尊卑之显,我们显然都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领味生命中的嘈杂,那么不妨躬亲戮力,都多去做一点实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此 致

  敬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