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超四成学生希望开性健康教育课

  性健康教育是否存在负作用,一直是家长、社会各界甚至是老师们都担忧的问题。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91.6%)认为性健康教育并不会增加他们的不良性行为。

  45.5%的中小学生对学校开展专门的性健康教育愿望强烈,仅9.2%的学生“不希望”,其余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对于性健康教育的班级组织形式,31.3%的学生希望按性别分类分班开展,其中有此希望的女生(37.8%)比男生(24.6%)多,年级上低段比高段多(小学40%>初中35.6%>高中23.6%)。

  对性健康教育课的形式,最受欢迎的是“老师讲,学生听”(43.6%),其次是“老师指导,同学讨论”(32.3%),再依次是“游戏和活动”(22.1%)、“看影像资料”(21.5%)、自学(15.5%)等。

  现状

  学校性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虽然学生们对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愿望强烈,但调查显示,这一块工作进行得并不十分尽如人意。

  关于学校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55.9%的学生反馈学校有性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在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时间上,9.5%的学生开始于小学四年级,11.5%的学生开始于小学五年级,18.6%的学生开始于小学六年级,多数学生在初一(33.5%)开始接受性健康教育。

  在有性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中,69.9%的学生称性健康教育课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问及学校性健康教育课的老师,有15.1%的学生不知道是谁在上课,只有16.1%的学生称有专门的性健康教育老师,其余的上课老师还包括心理老师、生物老师、政治老师、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等。

  原因

  三方面造成目前这种现状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说,造成目前这种现状,主要还是和三方面原因有关:家长性观念落后,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社会媒体缺乏有效监管。

  首先,当下的中小学生家长多数过去自身都未受到过良好、完整的性健康教育,“谈性色变”现象突出。即使有的家长明知性健康教育重要,但由于自身能力缺乏,也不知道该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

  其次,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一部关于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统一教材和专门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缺少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师资和管理标准等的统一或者原则规定,这使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很难实施。

  最后,还有大量打着“性健康”旗号的刊物流传于市面上,这些都是商家为自身利益而发放的免费小册子,是中小学生最容易得到却最不适宜去从中获取性知识的读物。 建议

  性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王纬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性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划,督促学校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等文件中实施学校性健康教育的规定,把性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并进行年终考核。

  积极开设中小学性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不仅限于教师单一地讲授,可结合图片、活动、讨论、角色扮演、影片欣赏、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传授性健康知识。同时,加强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很多家长性健康教育能力有限,学校和相关机构要加强对家长性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家庭性健康教育能力。最后还要努力加强社会文化监管力度,从而为性健康教育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