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篇二:有关看病难、看病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群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渐高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了“两会”热点。究其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原因,但事实上在我国更为重要的却是医疗服务需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不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事关社会公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所以我就“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课题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根据我的调查显示我镇有40.12%的群众认为“看病难”,有88.66%的群众认为“看病贵”。而群众认为“看病难”主要“难”在:看病手续繁琐(45.71%)、对医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到不满(30.14%)、居住地的医疗场所设备不够完善(20.21%)、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24.22%)、缺乏就医信息指南(19.66%)等。同时调查显示,群众认为“看病贵”主要表现在:药品费用贵(90.01%)、目前的家庭收入比较低(56.13%)、诊断治疗的费用较贵(50.31%)、做一些非必要的检查或开多余的药的费用(30.22%)等。

  关于导致看病难问题的原因

  1、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也只能奔向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了门诊的海洋中。医疗服务中外地患者比例比较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患者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趋高性,医疗体制改革过缓,致使部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根据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数据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6%,但是到了2003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乡镇以上医院投入不足,社区服务体系没有健全,即使在大型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流程不优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了看病难的问题。

  3、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身处农村基层的群众有了多余的钱,便有边远的农村向集中的县级及其以上的医疗机构集中,导致了求大于供的暂时局面,医疗机构便顺势把医疗服务、药物价格上扬。据统计,部分三甲医院都有相当大的就医比例来自外地,也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非危重疑难病例。从某种角度讲,它浪费了我们宝贵的医疗资源,对整个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

  关于导致看病贵问题的原因

  1、医药费用价格昂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定价基本上是采用政府限价、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对合资药、进口药全面放开,不少药品医院可以得到折扣。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临床普遍使用的药品技术含量高,治疗效果好,但价格昂贵,其实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2、医院的成本增加。医院要发展壮大,就要不断增添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不断提升医疗档次,不断完善和规范医疗行为,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就得要在消毒等方面增设相应的仪器设备,而这些成本的增加又是靠医院自身来解决,因此,这些仪器设备的消耗就会变相算在患者身上。

  3、违规收费行为医院的核算模式,部分指标与经济效益挂钩,所以科室完全受经济效益的驱使,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分解项目、重复计费的问题,屡见不鲜。

  4、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有些医生受利益驱动,一味迎合患者“高价药、高疗效”的消费逻辑,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现象层出不穷,有些检查为取得高经济效益,利用开单回扣、提成等方式,导致药品虚高定价,病人经济负担加重。

  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1、构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小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显得越来越难。夜半排队挂号在市内各大医院十分普遍,省城医院更是突出,一些市民更为了“排号”而在医院内通宵守候。其实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大部分病人在基层医院是能解决问题的,他们主要是“不放心”基层医院的诊疗环境,“不放心”基层的低学历‘土专家’的诊疗技术,最后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去,从而倒致“看病难”。事实上是大医院设备多而先进,小医院常规设备无力添置,大医院高楼多次翻新,小医院的房屋大都是“原始建筑”,大医院人才超编进人要“开后门”,小医院人才不肯来庸才送不走,如此恶性循环,倒致配置越来越不合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越来越严重。还请省市区主管部门实际考察调研区别对待,重点倾斜扶持,并且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逐步理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居民难和贵的问题。

  2、政府责任必须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财政应逐年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财政支出中要明确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比例,明确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助项目和标准。比如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完全由财政全额拨款,日常运行经费通过低收费予以补偿,不足部分由财政“托底”以弱化医院的趋利动机。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医疗领域的监管力度,看病贵往往与乱收费和过度医疗密切相关,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消除乱收费和过度医疗对克服看病 贵问题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继续狠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监管,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严肃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和业内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运用并正确引导舆论,自觉

  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为卫生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严厉打击药品与医用材料价格虚高,是“解难”的一大任务。近几个月,各地都陆续报道了价格虚高药。如出厂价仅15.5元的癌症辅助药“芦笋片”,湖南省物价局竟然定出最高零售价高达213元一盒。这是近日被媒体曝光的天价芦笋片事。有关药品、医用材料价格虚高的报道已经很多,几乎人人皆知。很多药品包括一些政府定价药品从出厂到零售,中间差价为一倍甚至几倍。医疗材料价格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以药补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药品销售成为医院利润的主要来源。药品生产领域无序竞争,流通领域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药品虚高定价。我国已经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医疗保险制度与医药流通体制的三项改革。从目前情况来看,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最快,就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而言,已经基本离别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体制。但是医改一天还没成功,政府就一天不能松懈。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话题。百姓的衣食住行如何紧扣着和谐,而“衣”现在则被“医”所替代。百姓利益无小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百姓所期盼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谋利是一切事业的宗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的责任,靠政府大包大揽肯定是行不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有序地参与医疗服务事业,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