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农业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1-08-31

  磨盘岭是XX县史村镇西海村的一个旱垣疙瘩,距离县城15公里,因其状如磨盘而得名。10年前,磨盘岭是一个“种一葫芦收一瓢”的贫瘠之地,当地农民在岭上靠开荒造出一些小块梯田,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亩收入也不过400多元。20**年,XX县立足农业自然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2008年,磨盘岭已经成为辐射周边17个村庄、2万农业人口,建有1500栋蔬菜大棚,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四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誉为“磨盘岭模式”,在全省推广。2010年,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蔬菜大棚3500栋,土地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2011年4月,在“磨盘岭模式”的带动下,XX县大棚总数已达到6000栋、3万亩,连片建棚村达到62个,仅大棚产业一项就可为农民年创收3.5亿元,全县建棚户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是山西省2010年农民年人均收入的2.2倍。如今,站在磨盘岭农民公园的制高点上放眼望去:河槽内绵延10公里的数千栋大棚宛如一片银海,泛出耀眼的光芒,蔚为壮观;过去广种薄收的山腰梯田如今被成片的甜柿林和金黄的油菜花覆盖;沟壑中,上百个红白相间的双孢菇窑洞门星罗棋布……XX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磨盘岭模式”,相继被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和《山西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吸引了来自10余个省、市的参观团到磨盘岭参观学习。

  一个穷沟僻壤的旱垣疙瘩是凭借什么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的?一个没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方是凭借什么实现科学发展的?磨盘岭巨大变迁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探究一:政府扶持、项目支撑,强力推动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

  XX县位于临汾盆地南端,县域面积437.9平方公里,辖5镇2乡,158个行政村,23.5万人口中有19.5万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多年来,曲沃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成为制约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1年,XX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了“以磨盘岭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新思路,由此揭开了曲沃农业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