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彝族花灯歌舞的发展

  清末民初是永宁彝族花灯鼎盛时期,每年皆举办为期四十五天的灯会活动。从这个时期开始,红河州蒙自县永宁彝族花灯声誉鹊起、闻名遐迩。

  自民国以来,永宁的李展、李树修、李子厚等数代花灯师傅都曾到个旧、建水、开远的等地传艺,影响及声誉遍及红河州内彝族地区。同时他们也吸纳了各地彝族花灯歌舞表演的优秀成分,丰富了永宁彝族花灯的内容、形式,使永宁的彝族花灯日渐成熟,并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永宁也因此成为红河地区远近闻名的彝族花灯窝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宁彝族花灯作为独树一帜的、充满红河彝味的民族民间戏剧逐渐受到各专业艺术团体的重视,云南省华灯剧团、云南省文艺学校、云南省艺术研究所、建水花灯剧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以及杨放、张一凡、聂秀敏、黎芳、金重、刘天强等一批省州花灯研究者、艺术家曾多次到永宁村调研、采风、学习。许多研究云南花灯艺术的学者,都对永宁彝族花灯投入极大热情予以关注和研究,有的还著论发表于报刊,研究彝族花灯者,无不把永宁彝族花灯作为重要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宁村的彝族花灯活动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永宁的花灯师傅在对传统剧目继承的基础上,又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改编、创作了一批现代花灯剧目,并根据永宁地方众多的民间习俗、传说故事等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出一批彝族民间舞蹈,登上文艺舞台,丰富了永宁彝族花灯为主的民族民间文艺品种,文艺队伍和参加灯会活动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永宁彝族花灯歌舞也作为蒙自彝族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倍受推崇,常在县上的各种演出活动中占据重要一席。

三、新时期彝族花灯歌舞的发展

  进入新千年以来,红河彝族花灯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蒙自,有600多支以演出彝族花灯为主的农村文艺队,红河州内的文艺队更是以千计。同时,红河彝族花灯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许多以永宁彝族花灯素材创作、改编的传统或现代剧目,屡屡搬上文艺舞台,多次获得省、州、县各级奖励。

  2003年,“建水花灯团”更名为“红河彝族花灯剧团”,现在“红河彝族花灯剧团”仍是最受彝族群众欢迎的专业剧团。

  2004年10月,红河彝族花灯团带着《红河乡土情》参展了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新剧(节)目展演”。2005年初,在本次展演的颁奖会上,红河彝族花灯团参展的《红河乡土情》荣获新剧目金奖,其中,由红花创作的《酸哥甜妹甜水井》荣获剧作一等奖,王树基《建水小阿妹》获导演、编导一等奖,刘天强《挑战生存》获音乐创作一等奖,徐远征《挑战生存》获剧作二等奖,曹天明《西厢坝子一窝雀》获导演、编导二等奖,徐美娜、张琼获集体表演二等奖;杨章文、邹辉获集体表演三等奖。“红河彝族花灯剧团”在此次新剧目展上获最高奖——金奖,是荣获奖项最多的团队。

  2008年5月,投资850多万元的红河彝族花灯剧院竣工,在影剧院的竣工典礼上,红河州和建水县的领导也着重强调要大力发扬花灯文化,把花灯普及到人民大众中去。

  2009年5月,红河州文化局干部到永宁村彝族花灯歌舞之乡调研并捐款2000元。其中,分别赠给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锦辉、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应华各400元,鼓励他们继续做好“传、帮、带”,保护和传承好永宁彝族花灯艺术,培养更多的传承人;1200元赠予传习馆作为活动经费,为传承和发展好永宁彝族花灯事业、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积极的努力。

  2009年6月18日,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的杨锦辉获得了红河州州级优秀传承人称号,李应东被命名为红河州永宁彝族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音像制品伸入寻常百姓家,彝族花灯节目常被民间业余人士拍摄制作成VCD、DVD和CD制品,被各地花灯队和花灯爱好者购买学习或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