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我国肺癌的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哪些人群应当重点防范?

  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肺癌发病率均持续激增。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卫福部国民健康署”公布2015年台湾民众癌症登记报告,癌症时钟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快,平均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而肺癌所占比重位列第二。

  但值得思考的是,台湾地区的肺癌死亡率一直不高,而大陆的情况却截然相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病案例数约73.3万,死亡病例数约61万,无论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肺癌均排在恶性肿瘤第一位。

  肺癌生存率与首次确诊时的疾病阶段高度相关。遗憾的是,肺癌是所有癌症类型中总体五年生存率几乎最低的癌症类型,仅为17%。如能在早期阶段确诊,则五年存活率会显著提高。

  支修益指出,肺癌的早诊早治是预防与应对肺癌工作的关键。公众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高危人群。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吸烟史20包/年以上,有肿瘤家族史和既往有肺部疾病史,以及长期从事职业暴露的肺癌高危人群,都应该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更多的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相关的小细胞肺癌的筛查,则需要结合支气管镜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抗肺癌的“武器”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中1/3是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

  支修益介绍到:“近年来,中国的肺癌临床治疗水平已逐渐与国际接轨,微创外科手术、精准放疗技术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分子靶向治疗,以及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建立为更多的肺癌提供规范化诊疗服务。”

  目前,靶向治疗是一种更先进的治疗手段,相比化疗这种“玉石俱焚”的治疗方法,靶向药物作用于肺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好比“精确制导导弹”。它可以通过特异性的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于特定的基因突变患者,治疗效果比化疗就要好得多,且毒副作用比化疗小。

  支修益称,“在不断推进的规范化诊疗和肺癌精准治疗大背景下,肺癌有望成为一个可控、可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将能大幅提高。”同时还指出:“新药上市滞后,靶向药物的尚未被医保全面覆盖也是肺癌患者遇到的巨大挑战。我希望社会各界都可以关注到肺癌患者的需求,加快将肺癌患者急需的药物带到中国,尽快解决患者的支付问题,这将大大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