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的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衡阳市城区道路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三大一少”的问题

  所谓“三大一少”,即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大、车辆密度大、道路窄少。衡阳市中心城区(不含华新开发区),基本上是在旧城区的基础上发展扩而成。到2006年底,城区面积增至76.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已达953731人,暂住人口为81143人,拥有机动车辆达85000辆,道路总长80.5公里,道路总面积121.84万平方米,除外环路、蒸湘南北路、船山大道、东风北路等外,其他主干道路的宽度均在20米以下,次干道路的宽度为7-12米,一般道路为6-9米,小街小巷4-5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仅为1.22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大中城市的平均值3.4平方米。

  (二)摩托车已成为城区交通第一大乱源,违法率高、引发的事故多

  从八十年代开始,城区摩托就开始攀升,到2006年底,城区已拥有46000台,若将在市区营运接客和过境的县区无牌摩托车算起来,总数可能达到近10万台。摩托车本身的一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现阶段衡阳市经济水平的要求,并能相对减轻公交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人流多的情况下蜂拥而至,使得本就拥挤的道路更加拥挤,同时,在我们观察一些道路交叉口的时候发现,许多摩托车都无视红绿灯,交通标志线,且乱停靠现象非常严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37.5%的市民认为摩托车给交通秩序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32.3%的市民认为非常严重。据统计,2006年,全市应摩托车违法引发的交通事故次数达416起,占总事故起数的31.3﹪;死亡11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0﹪;伤545人,占总受伤人数的30.3﹪。摩托车已成为了城区交通的第一大乱源!也是交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危险路段及事故多发点段得不到及时整改

  交警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定期会排查出一批需整改的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上报到辖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少主管城市建设的同志对交通设施在城市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巨大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城市交通设施是非生产性的建设,不列计划不拨资金或很少拨给,使一些事故黑点得不到即时整改。2006年,交警部门共向有关单位上报了120处公路危险路段,但到年底却仍有76处没有治理到位。

  (四)交通参与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交通违法率高

  我市的大多数市民不以违反交通法规为耻,反以为荣。市民不按道行驶、压线行驶、闯红灯、逆行、占道停车;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超限超载、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特权车辆、特殊车辆耍特权、摆威风,横冲直撞;摩托车、的士车和公交车不按站点靠边停车上下客,争抢客源;行人和非机动车乱行、乱横、当街耍泼等等。调查问卷显示,有51.0%的人表示在最近一个月里有过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而45.6%的人表示闯红灯的原因是“随大流,别人闯,我也闯。”

  另外,我们小组于2007年12月16日10:00——11:00时段,对解放路与中山北路路口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行人违章率达40.8%,非机动车的违章率达74.1%,摩托车的违章率达76.2%,的士车的违章率达39.4%,其他车辆违章率达45.7%。

  (五)交通警力不足,装备落后

  在道路交通管理中,执勤人员所遇到的具有共性的棘手问题就是人少事繁,单兵作战,尤其是在乡镇及农村,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加大。以蒸湘区交警大队为例为例,全队有干警42人,而辖区机动车11698辆(华新区除外),非机动车26.4万辆,所辖大街小巷约40条,平交路口83个(其中灯控路口10个),通车里程60公里。并且由于经费紧张,装备落后,导致机动能力下降,对道路不能有效地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有限的警力虽终年辛劳而开拓不出令人满意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又因这支疲惫之师的精力下降而导致战斗力锐减。

  (六)公交车增速过快,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道路路网和路面结构的改善,公交车辆和公交线路在不断增多。以下是一些相关数据,我们把其整理成表格形式:

  关于交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

  我参加了校学生会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民警共站马路,为维持城市交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虽然六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多天的站岗,使我有了些关于城市交通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然而,行人乱穿马路、骑车超越停车线、骑车闯红灯、机动车违章变道、乱停乱放等交通违章现象,也积重难返,它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交通行为不文明现象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因乱穿马路等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就造成了108人死亡。

  城市交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在今年上海城市交通专题会议上指出,文明交通行为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要以法治交通,加大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以逐步实现“三纵三横”主干道、33个文明示范标志区、郊区城镇道路上违章行为基本消除,交通结点明显缓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创造一个良好、畅通、高效的交通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来信希望市文明办转达他们的倡议: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告别陋习,积极投入到“与文明同行”活动中来,不断提高自身交通文明素质,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自己一份责任。

  从许多市民的来信来电中可以看出,对部分市民交通行为中存在的“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闯红灯”、“地铁和公交车辆上下车无序”、“出租车上下客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提出了批评。来信来电纷纷指出,这些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交通拥堵,也损害了上海城市形象。他们呼吁迅速改变部分市民中存在的这些不文明现象。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xxx前不久指出,上海人要做可爱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上海人。

  共青团上海市委、市青联的委员们,在倡导“七不”的基础上,此次又推出了“七要”:要尊重每个人、要按规则办事、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学会勤俭生活、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

  如果说“七不”是一个市民的基本素质要求的话,显而易见,“七要”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又进一步地提高了。委员们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个开放而且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现代文明社会已经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停车和乱穿马路,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自动扶梯靠右站立,在银行、邮局要保持1米距离,不乱抛生活垃圾等等,上海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与国际接轨”。

  在“七要”中,“要微笑待人”这一条看起来尤其充满了人情味,委员们认为,这一条可以说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通过微笑使人们更加友善、态度更为和蔼、社会更具温情,使每个人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可爱、可亲的“名片”。

  要塑造上海的城市精神,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城市居民,否则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建议要通过“铺天盖地”的媒体公益广告强化市民意识,同时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

  同时,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大量制作生动、贴近生活的公益性动画广告,现在虽然也有类似的公益广告,但数量上还远远不够。这些广告不用很长,但要连续不断地播放,在公共场合要树立广告宣传牌。

  20XX年XX月,台盟上海市委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请市民选出最痛恨的十种不文明现象,统计结果显示:随地吐痰、随地扔杂物、乱穿马路、公共场合吸烟、上下车不排队、公共场合说脏话骂人、抢占公交车座位等行为名列榜首。可以说与“七不”相当一致,委员们表示,之所以市民文明行为养成见效还不大,与处罚力度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目前的处罚力度还不足以起到警戒作用。因此,他们建议要加大处罚力度,已有的关于不文明行为的处罚规定,要立即全面执行,尚未做出规定的,要加快制定相关处罚规定,并尽快予以实行。

  塑造城市精神要随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培育,逐步升华,在蓬勃发展的新的实践中,不断赋予上海的城市精神以新的内涵。

  那么如何让上海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持“可爱”的面貌呢?就象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一样,唐祖德委员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建议市教委可在第二轮中小学课改中将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的要求进一步纳入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中,并加强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走路、乘车、讲话等细微的小事做起。

  同时,要在社区中加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离退休人员的积极作用,使活动能深入到千家万户,要制定一个五年规划,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争取在世博会前期达到上海城市建设与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对于以下的镜头,很多人都会觉得腻了,是老调重弹,但只要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还存在于上海的街头巷尾,我就要一直老调重弹下去。去年11月,我遇到了荷兰人赛德先生和他的妻子沈女士,当时他们带着两个孩子来上海旅游两周。他说,上海的现代化水平已经和阿姆斯特丹不相上下,但他也同样惊讶于乱穿马路、乱丢纸屑等现象在上海街头的泛滥。“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我的两个孩子经常会对闯红灯的行人喊‘stop’,把纸屑果皮捡起来丢到马路上的废物箱去。”今年1月5日和25日,我们市民巡访团带着市西中学和二医大卫校的学生来到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每分钟都有20到50个人闯红灯,回来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不脸红的。今年春节,我们又来到南京路步行街的三处交叉路口,那里的红绿灯也形同虚设,不要说行人不看,就连旅游观光车也是“勇往直前”。这些镜头似乎已经成了上海的“标志”,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呀!

  城市精神不是虚空的,它必须体现于城市人的行为,同时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时代要求的表达,需要借助城市生活的重大时刻来展现自己。这一展现过程不是城市精神简单地从潜在转变为显在,而是原有的城市精神激发城市人的超常行为并在这种行为中得到再生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城市精神与城市人的行为是一个互动过程,一个双向激发过程。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强调的那样,上海要十分注重培育自己的“城市精神”。他指出:“在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硬件能够花钱买,软件用钱买不到,软件比硬件更重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加强软件建设,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步伐,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世纪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今年年初,一位网友给东方网发来电子邮件,将他早上乘坐地铁时看到的众多乘客挤抢的不文明一幕记了下来,建议东方网就此展开讨论。东方网接受了这位网友的意见,全文发表了这封电子邮件,并由此引出了一个“如何做可爱的上海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