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六成财富是房产 三成家庭有汽车

  报告显示,房产净值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65.61%;在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和57.60%。

  报告对住房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房产净值具有一定的城乡差异。城镇家庭人均房产净值是农村家庭的3.78倍,略微高于家庭人均财富的城乡差异幅度,家庭拥有住房的财产价值与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呈现出高度的相关关系。此外,从出租房屋的情况看,城镇和农村出租房屋的家庭在全部家庭中的比重分别为9.8%和3.5%。

  除了房产外,金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也占有重要份额。金融资产在全国、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分别占到了16.49%、15.96%和18.61%。动产与耐用消费品也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此外,与城镇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财富还包括土地的价值。2015年农村家庭的人均土地价值为7556元,占到了家庭人均财富的11.66%。

  家庭投资渠道差异带来财富差距

  报告显示,从城乡家庭的投资渠道看,在参与各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家庭中,股票的投资参与度相对最高,占到了全部调查家庭的7.35%。投资基金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4.52%,投资收藏的家庭只占到全部家庭的3.53%。城镇家庭对各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参与度都要高于农村家庭,10.56%的城镇家庭进行了股票投资,这一比重约是农村家庭的4倍。

  从家庭进行储蓄的动机分析,位居首位的是“为子女教育做准备”,超过40%的家庭都将其作为储蓄原因。其次分别是“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为养老储蓄做准备”“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为购房或装修做准备”。可见,预防性动机是城乡家庭储蓄行为的主要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