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合拍片的“水土不服”

  中国资本加速进军好莱坞,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密不可分。

  艺恩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北美电影市场分别实现累计票房40.4亿美元、102.27亿美元;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北美电影市场分别实现累计票房64.69亿美元、109.52亿美元。两大市场规模差距进一步减小。北美电影市场票房规模较为稳定,而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增长潜力巨大。

  不过,今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明显放缓。业内人士认为,缺少内容、缺少人才等成为制约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影视公司通过多种途径探索内容建设。其中,尝试中美合拍片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根据电影总局的规定,中美合拍片经官方认定后,可以享受国产影片分账比例待遇,制片方可以获得43%的比例,大大高于进口片的25%。同时,中美合拍片可以免受进口片数量规定,以及7、8月份的国产电影“保护月”等限制。对于好莱坞公司而言,利润的诱惑使其愿意尝试合拍片的形式;对于国内影视公司而言,从观望学习到参与其影视作品生产,国内影视公司似乎更靠近些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中美文化在电影产业中的融合未必能产生同时符合两国受众胃口的影片;文化在电影中的融合想“无缝对接”并非易事,有时对影片情节的完整性、叙事等都有一定程度影响;此外,好莱坞公司还会考虑全球其他市场的发行收益。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多部“合拍片”票房惨淡。

  数据显示,中影集团、万达影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等联合制作的电影《太极侠》,投资约2500万美元,国内票房仅为2732万元;华谊兄弟、美国韦恩斯坦公司、美国TWC Asian FilmFundPhoenix Pictures等联合制作的电影《谍海风云》,投资金额约5000万美元,国内票房仅为4830万元。据业内人士测算,《太极侠》、《谍海风云》的亏损分别在1.4亿元、4500万美元以上。

  “尝试过中美合拍,但没有什么成功的作品,不想再浪费时间。”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表示,华谊的战略把对中国与美国的市场计划分开实施,分别寻找合适的作品。在美国市场,华谊与STX娱乐签约投资了多部中小型成本的作品,包括今年暑期票房黑马《坏妈妈》(Bad Moms)。

  今年以来,探讨电影市场内容建设的热词已从“中美合拍”转变为“中国资本注入好莱坞”。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在电影拍摄中成为主导方,在投资影片享有全球票房收益之余,同时致力于网罗好莱坞优秀人才和先进电影技术,以制造出“中国内容”精品,逐鹿全球市场。同时,好莱坞公司借助中资踏板走进中国市场。

  以阿里影业为例,Amblin Partners和阿里影业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和人才,共同制作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的电影;阿里影业还将以联合投资的形式参与到Amblin Partners其他电影项目。阿里影业将充分利用其全产业链上各项业务优势,包括互联网宣传发行、在线售票、院线服务和影院运营及娱乐电商系统,成为Amblin Partners在中国地区电影项目的营销、发行及衍生品伙伴,并为Amblin Partners打通阿里巴巴集团4.34亿活跃用户的通道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影市场的内容、技术、人才瓶颈等问题,还得从国内市场找原因。中国市场发展快,但电影人浮躁、缺乏专业人才。好莱坞资源利用是一方面,但人才培养才是长久之计。更多相关电影行业资讯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电影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