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恋状况调查报告(3)

时间:2021-08-31

  【探访】 七成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在传统意义上是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适合结亲。随着时代的发展,门当户对被赋予了更多全新的涵义。70%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择偶观,这些受访者中很多人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其中女性占的比例要比男性高。不过,65.6%的受访者认为门当户对和爱情不是对立关系。数据显示现在的单身男女会找一个条件合适的人结婚,这也就意味着“超市型婚姻”增多,拿钱选购,货比三家。“当然应该门当户对,如果两人的地位、身份、知识和经济条件相差太大,很难生活在一起。”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有过几次相亲经历,但是因为对方家里条件一般而告吹。

  【分析】 脱单呈现两大特征

  针对该报告,专家分析指出,单身人士的“脱单”行为呈现出两大特征:第一,有动力无机会。尽管六成单身人士表示在努力脱单,但效果欠佳,一年中遇到可能发展的对象寥寥无几。报告显示,35.5%的单身人士今年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27.3%表示仅遇到1位,遇到4人以上的仅4.1%。第二、寻找伴侣方式传统单一,没有与时俱进。总的来看,70.1%的人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61.2%的用婚恋网站寻找另一半;37.8%靠朋友聚会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下载手机交友软件用户与日剧增,但把手机交友作为常用择偶途径的比例仍不高,尤其是女性的使用率仅6.7%。

    【建议】 找个人合住扩大社交面

  对此,某知名婚恋网站专家建议:如果你是独居的单身人士,为了“脱单”,不妨找人合住,打破一潭死水的社交局面,说不定她(他)就在那等你。因为在报告中一项关于单身人群居住状况的调研结果很有趣味:单身4年以上的人士有36%是一个人居住,比跟人合住的比例高14.6%,比跟父母住的比例高13.8%。一旦习惯了一个人,便不会去羡慕别人成双成对。失去了“脱单”的想法,脱单自然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