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00字(4)

时间:2021-08-31

  第二部分 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

  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较多地表现出的非良性的情感、道德、行为、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因为涉及到数以1000万~2000万人口,因而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本课题组对我省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6份,回收有效问卷19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5%,对有效问卷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如下有关我省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数据:

  二 本课题组对我省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描述与问题分析

  1、情感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孤寂问题。对于尚处在中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以下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表2-2 父母亲外出打工的年限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比(%)

一年以内

329

16.5

一到两年

429

21.5

两年至三年

719

36.0

三年以上

519

26.0

  计

1996

1000

  表2-3 是否去过父母亲工作的地方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去过

693

347

没去过

1303

653

  计

1996

1000

  表2-4 亲子电话联系频度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比(%)

经常

844

42.3

偶尔

687

34.4

很少

465

23.3

合计

1996

1000

  2、道德行为方面的问题

  儿童的道德行为关乎到支撑儿童成长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脊梁问题,切不可小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Piajet)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低龄段的儿童从行为到思维或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这一模仿过程是通过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其中不仅有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容,更有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而家庭正是这种接受耳濡目染最直接、最多、最深的环境,特别是温暖的家庭气氛、和谐的亲子关系、关怀与爱护的父母态度,有助于亲子之间的认同倾向,是发展道德良知的最佳环境。无论道德知识、道德情绪及自我控制的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平时对儿童的教诲、奖励与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儿童的抗拒诱惑、罪疚感的态度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影响。

  3、学习行为方面的问题

  学习行为是衡量儿童整体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艾利克森(Erikson)的人格理论,少年儿童时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赖于在成年人(主要是家长)的激励、支持和鼓励之下获得对学习知识渴望的满足。由此可见,学习行为对于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意义是多么重要,

  学习信心是孩子学习行为的心理表现,只有对学习有信心,孩子才能自觉、愉快地学习。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35.1%对学习充满信心,但“信心不足”与“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也占1/3的比例。

  在学习不良行为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不明显,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表示没有学习不良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从与学校老师和监护人的访谈的来看,却与以上结果有一定距离。学校老师和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最差的不一定是留守儿童。

  4、社会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

  在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行为方面,我们用了“社交能力”、“好朋友数目”“交朋友的目的”等项指标来测量。

  表2-16 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比(%)

社交能力很强

240

12

社交能力较强

725

363

社交能力较差

688

345

社交能力很差

343

172

合计

1996

1000

  5、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我们还在8个县(市)的留守初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666名学生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的测试对象,其中男生285名,女生381名。调查采用的心理测量工具是改编自王极盛教授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其测量问题的标准分别是:A. 强迫症状、B. 偏执、C. 敌对、D.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E. 抑郁、 F. 焦虑、G. 学习压力、 H. 适应不良、I. 情绪不平衡、J.心理不平衡。

  (1)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测验中,确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标准为:

  2分—2.99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3分—3.99分:表示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4分—4.99分:表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5分以上:表示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2—19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内容

人数

轻度

中度

较严重

非常严重

总检出率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总计

666

31947.89

609.01

20.3

0

38157.14


相关文章:

1.2016年四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2.贫困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3.山区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4.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5.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6.乡村2017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7.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8.贫困山区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9.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10.留守儿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