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摘要: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抗日战争。湘中各地沦陷后,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党员积极领导或参与抗日游击战,在乡军人和工农群众纷纷组织大批抗日自卫团或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汉奸、土匪,保家卫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践人员:朱亚城

  探寻身边的抗战历史

  1939年平江惨案后,中国各地遇到重重困难,但在邵阳沦陷前后对抗日游击有所准备;有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支部或党员仍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一)3支突出的游击队

  1、是“湘桂边抗日游击纵队”。1944年夏,邵阳沦陷前夕,原在东安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布谷,奉命到湘桂边区和雪峰山一带建立抗日武装据点,开展游击战。刘布谷介绍在武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任政治教官兼副大队长的谢锦涛加入中国共产党,商请他筹建抗日武装。谢受命在武冈分校筹集了一批枪支,组织了一批抗日爱国青年,组建了湘桂边抗日游击纵队,以谢锦涛为司令,负责军事工作,刘布谷任政治部主任,负责党的工作,下辖3个支队,有1000余人,500多支枪,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游击队。该队在新宁、武冈、东安等敌占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先后对日军作战10余次,击毙日军100余人。后因国民党顽军和地方武装“围剿”而被打散,谢锦涛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2、是尹如圭抗日游击队。1944年8月邵阳沦陷后,邵阳县太一乡(今届邵东县)共产党员尹如圭,目睹日军横行,即组织抗日游击大队,在衡阳、湘乡、邵阳边境一带袭击日军。一次获悉日军数人去鸭塘冲打掳,尹如圭便串队将打掳日军擒获击毙,并把尸体搬到山坡上,再放数枪,以防日军报复群众。一天日军从水东江去衡阳,尹率队在猴子山设伏,击毙日军1人,缴获步枪2支,子弹数发。另在黄龙大山袭击日军,毙敌30余人。游击队最后发展到300多人。

  3、是江口抗日游击队。发起人萧健阶是马日事变后加入共产党的,在武冈县平镇乡江口中心小学任教员,他看到日军步步进逼,即与热血青年萧国英等秘密约会,决定把家属迁往都溪开荒,一旦家乡沦陷,便组织游击武装,坚持抗日除奸。1944年10月宝庆沦陷,萧健阶即从平镇乡的公枪中分出l0多支步枪,加上一些鸟枪,组成了一支4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队员都是萧姓子孙及姻亲,公推萧健阶五弟萧仁阶为队长,以公会积谷为给养来源。1945年5月,该队为配合雪峰山战役,在欧溪山沟将1个引路的汉奸杀了,使日军1个尖兵队迷路而返,防止了“打掳”。接着又为国民党军队“拔山”部队1个团运粮引路,与日军激战3昼夜,并配合国民党军队王耀武部,夹击三角坳日军主阵地,击毙日军1000余人。该队后来成为与共产党有联系的地方进步武装--江南别动纵队的一部分。此外,中共新宁县党支部书记郑圭图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于1944年8月带领党员打听罗仲尧的县保安大队,争取这支部队成为真正的抗日游击队,后因罗顽固不化,未能成功。1945年郑圭图又深入国民党军队龙江部队做工作,把主张抗日的龙江部队带到地势险要的鹞子岭抗击日寇,与敌激战1整天,迫敌败退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