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 食

  姥姥时常说:“30年前,人们顿顿吃窝窝头和咸菜,还经常吃不饱。常年吃不上白面。只有过年,才吃上几天白面的馒头。因为常年不见白面,所以,有的小孩别人给个馒头,都不知道能吃。一家每年几乎吃不到油,也吃不到现在丰富的蔬菜。夏天还好点,还能多少吃点青菜,冬天就没得吃了,咸菜是主打。肉、腥就更谈不上。一年到头,就是窝头就咸菜。吃的人人面黄肌瘦,一脸的菜色。现在,人们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今天鱼,明日鸡鸭,冬天也能吃到丰富的蔬菜,可以说,想吃什么有什么。但是还不愿吃,不少的人挑肥拣瘦,养成挑食的习惯,真是太不应该了!”

  大舅说票证时代:过年才能吃上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能填饱肚子是所有人的梦想。”姥姥清楚地记得“票证时代”——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等。“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老百姓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只要能吃饱就行。”那时买东西排着“长蛇阵”,逢年过节,早上5点多钟就得去排队,运气不好时要排到上午10点钟。有时就算拿着票去买,也不见得有东西卖。大部分人都过着吃不饱的日子。

  大舅说那时家里一年大半时间吃的是青菜腌制的咸菜。家里有一个专门腌制咸菜的大缸,每年一到深秋,家里就开始把青菜制作成咸菜。那时候,餐桌上常年的菜肴以咸菜、蔬菜为主,一般只有一两个菜,家里来客人或逢年过节才会买一点荤菜。而水果、糖果简直就是奢侈品了。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日子开始逐渐好转,粮食产量提高了,吃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姥姥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干农活的人少,每年分的口粮少,都要买粮吃。

  大姨妈说花样时代:家庭餐桌,花样繁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市场化,粮票、油票、肉票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市场上食物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应有尽有。对此,大姨妈感受颇深。大姨妈说,相比上个世纪80年代的餐桌,鱼、肉、鸡、虾等荤菜成为今天餐桌上的“常客”,海鲜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开始注重食品的口感。 “最近30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鸡鸭鱼肉成了家常菜,吃‘野’食、‘鲜’食成为新时尚。”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人们很难下馆子,如今过节下馆子也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寻常事。“现在,人们想的可不是省钱,而是省心。”大舅妈说,近年来,明显地感觉到下馆子、上酒店的人多了,而这在改革开放前,是很少见的。现在不仅喜宴、寿宴在酒店吃,就连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在酒店吃了。

  大舅妈说绿色时代:吃出营养健康

  进入21世纪后,食品越来越丰富,超市里各种粮食及熟食、肉、蛋、鱼、蔬菜、水果、牛奶、饮料等应有尽有。人们不再追求吃饱吃好,而是开始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市场、超市里菜、肉、鸡蛋、海鲜及各种时令瓜果蔬菜一应俱全。“现在又是花菜,又是大头菜,什么海鲜都有。现在的条件和七几年、六几年相比真是天上到地上了!”

  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取代了昔日的大鱼大肉,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现如今,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促使人们崇尚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健康饮食观念在寻常百姓家也得到体现。

  还有一个变化:流行吃粗粮。姥姥说,以前地瓜、萝卜、窝窝头等都是穷人家的主食,现在却备受城里人追捧。大家吃肉吃腻了,转而吃点粗粮,不仅能换换口味,关键是粗粮能清洗肠胃,有利健康。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姥姥有很多感触。她说:“从刚开始能吃饱就好,到有肉吃就好,再到今天想吃啥有啥,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