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助学资金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一)资助评定过程不够严谨

  通过调查发现,在有的班级中享受到助学资金的人数达到了班级人数一半以上,甚至有些达到了90%以上,这从侧面反映出评定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贫困生的评定,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贫困生必须提交助学金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如果是城镇学生,还应再提交城镇生活最低保障金领取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份学生在没有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情况下也通过了学校的有关资格审核,得到了足额的助学资金。另外在银行发放成功的回执名单中,我们发现有部份学生在没有注册信息、无录取信息、无公开信息、无缴学费记录等情况下,也获得了助学资金,而有关资助政策规定必须是具有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方可以申请,而受助的这部分学生完全没有符合这一条件。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源于资助评定的过程不够严谨。

  (二)未配备专人负责助学资金管理

  对于国家拨入到中职学校的助学资金,学校本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发放制度,但有的学校为了节约部分开销,并没有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而是由负责其他工作的人员来监管,而这些人本身缺乏对资助资金的理解,也不能以职业的技能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结果就导致了资金管理混乱,再者这也会加大兼管者的工作量,促使他们的责任心下降,以致无法保证助学资金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三)没有及时对资助学生信息进行更新

  按照规定,对于中途退学、转学、转专业的学生,学校应在上报的同时还应提供有关的书面资料进行归档备案,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在上报受助人数后出现学生流失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实发人数与报发人数的不一致。有些学校发放资助资金的人员有变动情况时,那么就会造成发放名单中有名单,而在有关注册信息、缴费信息等中没有受助人的名单,这是由于学校没有对受助人的相关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新,有时难免也会存在银行卡遗失或更放的情况,而有关部门并没有及时的对受助人进行及时登记和更改卡号,以致银行对其转账不成功,这一系列情况都是由于没有及时对资助学生信息进行更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