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三)林业生产有所增长、渔业生产平稳发展

  林业生产有所增长,其中人工造林未成林抚育和成林抚育面积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1522公顷和905公顷,同比增长7.5和13.6%;木材产量同比增长7.4、而毛竹产量较去年同期降低。渔业生产比较平稳,实现产值1406万元。

  二、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五水共治”及禽流感双重冲击,对我县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五水共治”的全面推进,全县生猪和家禽等养殖业遭遇发展瓶颈。前三季度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明显下滑,生猪养殖受禁限养区划分、生猪价格低迷影响,下滑明显;家禽受禽流感影响,生产恢复不明显。

  二是土地流转仍然比较困难,规模发展速度缓慢,产业规模过小、综合效益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是农业产业发展瓶颈。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当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脆弱,容易因高温干旱、暴雨水灾等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

  四是农业生产成本继续增加,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普遍上涨,土地流转租金和农业劳动用工涨幅较大,此外,受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农民增收压力仍然较大。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东风,统筹发展规划,既近要稳市场,保养殖户积极性;又要实现畜牧业生产生态养殖,建立长效的运作机制。一是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开展治理工作情况督查,继续做好保留场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同环保部门加快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合理规划好生态养殖基地;二是要做好生猪、家禽、蚕桑生产业发展的规划及保护政策,做到政策宣传到位,农技服务到家;三是要提升畜禽防病防疫水平。

  (二)强化效益导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强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规模种粮,提高种粮效益;二是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扶持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促进效益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