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途径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奋力崛起的根本途径,而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镇而言,就要围绕建设“四个”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转轨发展路径,结合自身实际来明确方向、找准定位。

  (一)要以优化为主线加快农业转型。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类型的提升。2013年,镇实现移栽烤烟3234亩,收购干烟39.6万斤,新栽和嫁接蚕桑520亩,产茧8500公斤,在洛浦、新塘栽种优质核桃1800亩;在天星村种植桃树和李树共400亩;新栽植方竹笋1000亩;在加兴村种植大樱桃300亩,建成年出栏2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一个,建成年出栏1000头和600头的规模养猪场各一个。今后,镇还将继续大力发展烤烟、蚕桑、方竹、桃李等农作物,特别是充分利用自然气候优势,推进以大樱桃、漆树、金银花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及时总结运用成功种植经验,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契机,加快土地流转,继续扩大栽种面积,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产业大户;同时加快农业功能转型,从追求农业的单一功能向追求多功能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向多功能、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注重优势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化传承开发相结合,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建设农业发展产-供-销体系。另一方面,要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利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和提升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二)要以技改扩能为手段加快工业转型。镇属于传统的工业乡镇,工业经济一直是经济的支柱,但当前煤硫矿山已进入深部开采,受国内外经济形势、资金、政策、人才、技术、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安全生产压力巨大。面对“工业、生态”的发展目标,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必须建立在工业转型的基础上。

  一是保安全、抓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特别是对煤硫矿山企业的监管,要突出抓好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力量,规范管理,措施得力,重点抓住通风瓦斯、水患、顶板、机电运输等方面管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做大做强工业产业,由大企业、大集团引领煤硫产品深度开发;抓住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契机,努力争取国家资金、项目等政策支持,升级发展矿业经济。深入推进煤炭企业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加大提升矿山企业技改规模和进度,高标准稳步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确保所有煤矿二级以上达标,硫铁矿三级以上达标。

  二是重环保、促发展。要抓实环境治理,加大环保工作执法检查力度,严处破坏环境行为;规范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建立排污处理系统并正常使用;严格依法关闭重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同时,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煤硫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引入新兴工业,并注重与周边地区强势产业的错位互补,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能够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要以产业互补为目标壮大第三产业。

  一是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尽快组建1个物流公司,提高产品运载能力;再建一个中等规模的购物超市;新建1—2个商务宾馆;打造2个度假休闲星级农家乐;提高餐饮服务水平;规范发展文化娱乐市场。大力实施通信、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面提升信息网络质量,提高广播电视、宽带普及率。进一步健全完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同时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梳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策划宣传;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镇域内桃花源、穿山洞、一线天、神龙洞、神烟洞、神风洞等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加强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立足城乡环境示范村、文明村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镇位于兴长交界处,即位于蜀南竹海、僰人悬棺以及石林的片区旅游中心过渡带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于建设旅游发展城市以及旅游发展政策,再联合九丝王城、融入僰苗文化,凸显旅游集聚效应,将旅游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乡村旅游带动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