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有关市场调查报告集合六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市场调查报告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调查报告 篇1

  摘要:农贸市场存在远比超市的发展来的早,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价格较贵的超市,也不去生鲜的市场,为了深入了解该问题,我们选择了在暑假期间,到农贸市场实地查看、现场采访及网上了解相关案例。经了解,除了原来推测的市场环境较差,很大原因是文化教育越高的人不好意思和老人、农民讨价还价。说到底,还是因为农贸市场监管不足,没有统一的市价,而超市明文规定价位,不讨价还价,所以才会更吸引顾客。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及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环境 价格 监管 资金

农贸市场环境实地观察情况

  农贸市场属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其中一楼又属于棚顶式农贸市场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天花板灰黑,有脱落现象,还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丝,墙体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满污渍,有绿有红有灰还有被撞缺角的柱体。光线昏暗,地面水积得多,行走不便。各种蔬菜肉类,海产品及各类干货味道掺杂,气味实在不好。 各摊位招牌随意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招牌挂放的位置杂乱无章,上面粘满了污渍,有的招牌还经过涂改,而且悬挂的位置过高,不仅丑陋而且影响心情。鲜肉类提示吊牌所摆放位置,在市场入口无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挂的太高,很难被看到上面的内容。 各营业房的经营字号没有展示出来。

  总体上来看,市场都存在脏、乱、各种消防设施不齐全,配套卫生设施不具备,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这里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买菜人的喧闹声整天不绝于耳,烂瓜残叶满地都是,而且光线昏黄,地板水洼到处,味道掺杂难以忍受。站在市场内让人感觉到非常压抑,呼吸不畅。一些买菜人不愿久留,交易后总是巴不得马上离开。

实地访问

  询问选择农贸市场或超市的理由时,常年在市场上买的年长的回答,市场比较新鲜廉价,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来买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买,因为明码标价,不会被坑,而且蔬菜种类多,还可以顺便买其他的日用品;年轻一辈的妇女都不去市场,觉得那卫生不过关,而且那很脏乱吵。当然有些人也会选择就近原则。

网上了解

  从调查的两个市场来看,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备,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脏乱差现象严重。“脏”在市场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时,蔬菜叶、禽类羽毛、鱼鳞、宰杀动物后的血迹等在市场内都很容易看见。“臭”在活禽宰杀不达标,废气没及时清除;“乱”在市场无序混乱经营;“差”在所有市场都外溢,马路经营、占道经营、出店经营。

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是市场发展的意识不强

  没有把市场建设与管理提升到区域经济发展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2、是市场发展的步伐不快

  目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与居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市场规模小、容量低。

  3、是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低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贸市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

  4、是市场建设机制不活

  市场建设与管理市场化推进较慢,经营市场的思想不够解放,理念还很落后,发挥市场本身的体制优势不够。

  通过实践,个人想法是,城市不光体现在交通、商业、气候和建筑上,同时体现在居民的生活配套上,有关部门应该早规划早行动,给政策订措施,把建设规范化农贸市场当作一项改善市容、市貌,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城区房地产开发商也要担当起社会责任,不要光考虑建房子赚钱,还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各大社区的生活配套“菜篮子工程”建设。

对未来“城市菜篮子”的美好展望:

  提升农贸市场水准能够更好的为社区、城市居民服务,有助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就必定要加大对城市菜篮子工程的改革建设力度。对于未来城市菜篮子的发展,在借鉴一些城市的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市情况先行改造农贸市场消费环境、管理水平、设施水平,并试着农改超的道路。

  对于农改超这个概念,农改超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改超是基于对原有的城市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它是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种形式;而广义的农改超则是基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集合,既包括农改超,农加超,也包括各种果蔬、肉类等农产品专卖店,以及原有连锁超市生鲜区经营,同时也不排斥通过升级改造,能够达到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农贸市场,广义的农改超是多种模式并存,建立于多元化之上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应把广义的农改超进一步理解为现代农产品超市化经营。

  另外,提高消费者健康消费的质量意识,消费者有权获得清晰的食品质量、构成成份、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与执行应在公开、透明、互动的方式下进行。

  在政府的支持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农贸市场的将跨着大步伐迈向标准化。

参考文献:

  媒体信息与基础 (电子文献)

  基础知识与理论(电子文献)

市场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轿车已驶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统计,我国的家用轿车的10年的销售量为…….,年增长率为…….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增长。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家用轿车的消费状况,我们预测与决策社会实践小组特组织此次调查。

  二.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余份。调查主要面向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我们这次调查,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虽然我们收回的有效问卷只有六十余份,但是这些数据却来自河北、辽宁、陕西、湖北等省份。调查的对象有老师、政府职员、企业职员、个体老板等等。调查内容涉及汽车消费需求、汽车评价、购买汽车得的影响因素、售后服务、消费倾向、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等各方面问题。此次调查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消费者购买汽车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拥有家用轿车的消费者占13.3%,现在还没有家用轿车的消费者为86.7%,由此可见,我国的家用轿车的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虽然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的家用轿车的拥有比率要高于国家的统计局公布的每百户家用轿车的拥有量标准,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工薪阶层的消费者,而不是所有的家庭,更不包括农村市场。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收取更多的问卷,导致我们的问卷结果和官方公布结果有误差。在86.7%尚未购买汽车的消费者中,选择在1年内、2年以内、2-5年内和5年以上购买汽车的比例分别为0.045 、0.227 、0.432 和0.295。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购买汽车的消费者中,共有70.5%的消费者会在5年之内购买汽车,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将会是汽车销售迅速上升的一个时期。

  (二)调查样本年龄结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购买汽车最旺的年龄段是31-40岁的消费群体,占总样本的38.3%,由此可见,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是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年龄层的人的主要是一些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的中年人,他们事业已经成功,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因此对汽车也具有相当大部分的需求;其次是26-30岁,占总样本的25%,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年轻,追求时尚,开始工作,有了一定的收入,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规,对汽车的热情也高,因此对汽车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再次是25岁及其以下的消费人群占总样本的20%,多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对汽车的热情较高,但购买能力有限,因此对汽车的需求有限;51岁及以上人只占13.63%,主要原因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有部分人由于身体原因不便驾驶汽车,有部分人节俭观念较强,因此只有很少部分人对家用汽车有一定的需求量。

  (三)调查样本的收入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的月收入在20xx-5000元层次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51.7%;其次是月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23.3 %;再次是5000-8000元月收入的消费层,占样本总数的21.7%;最后是月收入在8000-10000元和10000-15000元的消费者各占1.7%。而没有月收入超过两万的消费者。由此可见,此次调查的样本具有普遍性,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水平都在20xx-5000元的中档收入水平,此调查数据是符合目前现实状况的。因此,该数据具有可信性。

  (四)消费者对经销商的期望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经销商采取的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以下几个因素中,结果如下:

  降价促销 21.5% 增加配置 19%

  赠送礼品或者装饰 5.7% 维修保养服务打折 23.4%

  承诺差价补偿 11.4% 赠送油票 8.2%

  赠送车险 10.8%

  从统计结果来看,维修保养服务打折对消费者的吸进力最大,其次是降价促销,再下来是增加配置;有这些选项的选择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最注重的是价格与服务。维修保养服务打折、降价促销、增加配置都是消费者希望少花钱,而获得更多的服务与实惠,也可以反映出,目前我们国家消费者购买汽车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问题,这和我们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人均的收入水平是一致的。我们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所以人们才会如此关注价格和服务。

  (五)消费者对汽车购买场所选择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41.7%的消费者选择在4S店购买汽车,40%的消费者选择在综合卖场购买家用轿车,有18.3%的消费者选择在车展现场购买家用汽车。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在4S店购买是因为4S店的信誉,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相对较好,有保证。而到综合卖场购买汽车,则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品牌的比较,从而选择各方面都比较中意的款型、价位的汽车。而车展现场的汽车一般都是新潮的、时尚的刚问世的汽车。当然价位一般比较高,也会存在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质量隐患,因此选择在车展现场购买汽车的消费者相对较少。

  (六)对消费者购买汽车用途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最主要用途是方便工作之用,选此选项的消费者占36.6%。而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则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第二大用途,选此选项的消费者占20.7%。排在第三位的主要用途是提升自身的形象。排在后面的依次是:生活必须的一部分、代步工具和攀比别人。汽车对我们国家的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之列的,从消费者对其作用分选择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同时也说明了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分形象和对生活的享受,这符合需求层次的假设,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七)购买家用汽车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做如下示意图:

  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汽车的时候,消费者第一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性能、售服、价格,各占样本总量的24.4%、20.7%、17.7%,排在第四位的是品牌,占16.5%。由此可见,性能、售服、价格、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最主要的四大因素。

  (八)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支持程度分析

  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做如下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12%的人很是认可自主品牌的汽车,而23%的消费者则对自主品牌持抵触态度。65%的人却是在考虑与比较当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还不是很高,但是它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65%地方消费者是我国的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可以争取的。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迅速,相信随着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汽车行业的的大发展,中国自主企业的明天仍然是很辉煌的。

  (九)对消费者购买轿车价位的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汽车价位在5-10万之间的购买者最多;其次是10-20万之间的汽车居第二;16-20万之间的汽车居第三。可见中低档次的轿车是购买者最普遍的需求,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也和我们对家庭收入情况的分布比例对应相对应,由此可见问卷的真实、可信性,和其重要的参考性。

  (十)对购车信贷情况的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有36.7%的消费者表示会进行购车贷款;有43.3%的消费者表示可能会贷款。而有20%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贷款。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转变,贷款消费将渐渐成为一种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只有20%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支付购车款,而80%的消费者却处在需要贷款才能买车或者说其收入水平还不足以支付购车货款。可见当前的汽车消费者的总体购买力偏低。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家用汽车主要消费群体的特征

  家用汽车需求最大消费群体的具体特征是:在年龄结构上,31—40岁的消费群体,占总样本的38.3%,26-30岁的消费群,占总样本的25%,25岁及其以下的消费人群占总样本的20%,51岁及以上人只占13.63%;在家庭年收入上,月收入在20xx-5000元层次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51.7%;月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23.3 %; 5000-8000元月收入的消费层,占样本总数的21.7%;最后是月收入在8000-10000元和10000-15000元的消费者各占1.7%。而没有月收入超过两万的消费者。

  2.影响消费者购买家用汽车的因素分析

  (1)性能

  普通百姓在购买私车时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因为一般家庭只会能买一辆车,这辆车要满足全家日常出行的需要,所以汽车的性能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影响消费者购买家用汽车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性能,占样本总量的24.4%。由此可见,近几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减少,有部分企业减少汽车配置或者降低汽车配件质量来保持原有的利润率,从而导致汽车的性能开始下滑。另外由于人们日常活动的频繁化,人们处于安全、便捷的考虑,因此会对汽车性能考虑得比以前更为重要。

  (2)售服

  调查结果显示,售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第二大因素,占样本总量的20.7%。

  这是由于一直以来,汽车的售后服务工作做的都不到位,消费者往往在家用汽车出现故障时而得不到汽车厂商的相应的服务。中国人自古怕麻烦,所以我们的消费者最怕买车之后有一堆的麻烦而无人解决。所以消费者才如此看着售服的质量。

  (3)价格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价格,占样本总量的20.7%。

  这是由于汽车的消费是一个长期支出,除了要准备购车的款项外,还需要把一定使用年限之内的汽车养护费用计算在内;而在汽车的实际购买和使用过程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消费者对于在买车之后的预期费用心中都没有底。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是一定的,因此,购买家用汽车的价格必然是消费行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另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会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范围,并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购买能力。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好,就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购买较高档次的商品,享受较为高级的消费。调查结果表明,购买家用汽车消费支出在5-10万元之间的占样本总量的34.7%,这一区间属于中档消费人群;其次是消费支出在15-20万元之间的,占有比例为26.4%。由此可见,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所购车的价格越高,这二者成正相关关系。

  另外,入世后,国外汽车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汽车技术在不断升级,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因此消费者希望够买到性价比比较高的汽车,因此汽车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

  (4)品牌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排在第四位的是品牌,占样本总量的16.5%。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德系、日系、法系汽车的品牌各具特色,每个品牌的诉求点都不同。因此消费者比较关注哪个品牌的汽车才能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发展需

  (5)其他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购买家用汽车的因素还有油耗、车贷、 保险等因素。但是,随着汽车在家庭中的普及,这几个指标对消费者购买家用汽车的消费行为影响不大。

  五、建议与对策

  1.努力发展自主品牌

  我国汽车行业要得以健康和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让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真的的中间力量。这不仅是对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要求。民族工业才是支撑民族繁荣、强大的根本力量。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设计符合我们国家消费者需求的汽车产品,才能立足市场;第二,一定要做好品牌工程,要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位基础来建立自己企业良好的品牌生誉,从而才可能跟像日本奔驰、德国大众那样被消费者所信赖,才能使我国的自主品牌建立起来。

  2.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低,我们的家用汽车消费大部分集中在中低档次的汽车上。因此我们的汽车生产厂商,在市场定价,产品开发,树立品牌形象等各个方面。都要将产品的主要生产、供给能力发挥到中低档次的汽车上来,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容易获得市场,取得收益,也利于消费者的消费,不但减轻了消费者的购买汽车价格压力,还满足其对汽车的需求。

  另一方面,这样的市场定位使建立在对性能、售服等基础之上的,企业不能片面的追求中低档次的汽车的生产,而放弃了对汽车性能、售服等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的忽视。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要力求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合适的定位容易形成竞争优势,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入世后,我们应从我国汽车产业实际出发,重新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品牌定位显得更为紧迫,一方面解决生产与需求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本土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品牌车市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整个汽车价值链的服务标准。其产品品牌就要告诉目标消费者其价值主张,满足消费者理性、感性以及个性化要求,以此作为产品品牌定位的重要前提,使消费者感知这个品牌不但能够满足我对车辆功能上的需要,还满足了我的情感需要,并且能够传达出和我相似的个性。另外企业品牌带给消费者的联想不应仅仅局限在质量、价格、品位等方面,企业品牌的作用是赢得公众认知,建立差异化优势,其核心目标应是建立社会的认同感。才能够实现我国汽车品牌管理系统化,增强汽车品牌市场竞争力,同外国汽车品牌抗衡,保证我国汽车品牌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