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区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1-08-31

  XX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区。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24万,占总人口的46%,农村劳动力1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7%。据区就业局统计,现我区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共有7.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已转移就业3.6万人,占49.3%,每年新增劳动力0.4万人。2007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3.9万人。2007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5.7元,增长39.85%。其中,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务收入112.7元,同比增长14.07%;农民人均外出从业收入780.7元,同比增长46.94%。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一项新兴产业。XX区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战略决策。XX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途径和必然选择。2003年以来,区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要求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自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努力形成内部大转移,城镇大吸收,向外大输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格局,确立了用15年时间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年均转移6000人的战略目标。在每年召开的全区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将劳务转移培训任务以责任状的形式分解量化,定期检查,把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镇班子干部实绩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形成了全区上下自觉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态势。

二、搭建机构平台,形成工作网络。为了实现全区劳务经济大发展、大提高,XX区狠抓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建设,形成区、乡(镇)、村三级工作网络,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是成立了以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组长,区级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公安、工商、税务、财政、就业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分析工作新动向,研究解决新问题,推进全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6年,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立了XX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每镇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择优6名选调工作人员,专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为促进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干部力量。

  二是建立了乡镇、办事处劳动保障平台。按照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标准,在全区各镇、办事处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统一装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施,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00名,负责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各镇在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料信息库,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各村聘请了劳务输出信息员,负责用工信息的传送和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同时,我们还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政策,掌握操作程序。目前全区形成了区有劳动市场,镇有劳动保障事务所,村有劳务输出信息员的三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