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假期生活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1.社会实践,找工作兼职打工。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假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假期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2.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假期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假期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

3.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浏览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假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4.闲置在家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觉地无聊,由此这就引发出了一部分人整天过着中午睡到12点、晚上看到12点、吃到12分饱的无聊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干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群的结伴左窜窜、右溜溜,没事打牌、上网、喝酒、吸烟...... 短暂的1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在被问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回答:回家太无聊、太没意思了......对于大学生们喊寒假无聊、没意思的这一客观事实,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其一,大学生们因为假期的到来,某种程度上达到极度兴奋以致自制力减弱过度放纵。其二,大学生们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回家则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头,整天只顾自己清闲而忽略了多帮父母分担点家。其三,我们大学生不注意与父母沟通,由此常常造成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近乎形成"冷战"。其四,大学生们缺少社会实践,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风风火火地闯一闯。

本次调查活动总结

  通过对假期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假期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假期!

小学生假期实践调查报告三

  临床医学3班同学假期生活调查报告

  班级:12临床(5)班姓名:XXX学号:120XX130XXX

  班级:12临床(6)班姓名:XXX学号:120XX130XXX

  假期,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外出旅游,放松心情的好机会,也有不少同学认为,假期可以去实践、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能力。那么,除了让假期生活更充实、更充满乐趣、更富有意义,如何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去学习,去做点什么,也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要考虑的。

  于是我们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假期生活以及对同学们的假期生活一定程度上做一个客观的对比及评估。为我们今后如何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2月18日

  调查地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大一学生

  调查范围:临床医学3班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共发出55份问卷,收回54份,抽取50份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得到结果部分统计如下:

  18%的同学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54%的同学虽然制订了计划,但却未能实施,28%的同学则显得十分盲目,并未制定相应的假期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综合后边的其他项目,如:在假期有什么烦恼等,我们分析,觉得原因应该是不少同学因为在假期社会实践,身心疲累,所以在校内的计划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再则,更多的是,放假后,学生们某种程度上兴奋以致自制力减弱,过度放纵。虽然在校园里,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一旦回到家中,不用像学校一样吃苦头,不用每天早起,每天都是好好的“享清福”,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种惰性,将一切都抛诸脑后了!于是乎,都整天只顾自己清闲而忽略了多帮父母分担点家务,更不必说假期前拟定的计划了。

  那么再让我们看看同学们在假期继续学习深造的情况吧!

  调查结果显示:有16%的同学完全没有学习,74%的同学偶尔的学习一下,只有10%的同学一直在坚持学习。

  其实,我觉得假期理应成为同学们充电的绝佳时机,各种职业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技能,考取更多技能证书更有利于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一致认为,假期继续学习或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即使将来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

  当然,除了学习,我们也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愉快的度过假期。那么我们的同学们都是在哪里度过假期呢?去旅游了吗?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同学们假期基本上没有外出旅游。其中66%的同学都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过自己的假期,26%的同学在城镇里工作学习,8%的同学外出到大城市或者外出旅游。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使同学们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外出旅游的同学不仅丰富了阅历,还积累了经验。

  时下,大学生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譬如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然而,据统计,依然有16%的同学,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其中2%的同学无法联系实践单位,14%的同学没有参加时间的勇气。我认为,学校鼓励同学们积极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动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要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意识,利用假期深入社会积极开展各项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将来择业、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对本班同学们假期生活的调查,我们领略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感悟到同学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但是,同学们普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假期来临之际,不少同学表示:虽然自己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学校了布置的假期实践任务,但是自己依然无法独立去找工作,联系实践单位,无法完全独立自主。这是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假期即将来临,同学们依然未制定计划,整个假期显得十分盲目。不少同学即便制定了计划,也未能按计划实行,我们认为,由于懒惰心理作祟,同学们才存在着无法坚持,自制力较差的问题。须知业精于勤荒于嬉,针对这样普遍存在的情况,我们建议,假期来临之际,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自己拟定一份合理的、目的性强、可行的假期计划,并且下定决心去完成它。甚至可以让家长督促自己完成假期计划。

  不少同学觉得假期见习、参加社会实践,学习了本专业的相关专业技能,对今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表示,参加假期见习,非常辛苦,但是相比之下,能锻炼自己,为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苦再累也能坚持。我们一致认为:在假期同学们必须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了,需深知假期是一个了解社会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良机。

  同时,同学们要学会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努力工作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假期!

  201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