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尚未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垃圾分类回收完整制度。这导致目前的垃圾回收产业,几乎全由大宗商品市场价值驱动。一旦钢铁等大宗商品原料价格低迷时,废品回收市场的价格也会陡降。

  此外,废品分拣回收行业的底端从业人员,大多是劳动力成本极低的“拾荒者”。随着国内劳动工资上涨,其他挣钱渠道增加,就越少人愿意从事性价比较低的废品分拣工作,拉低了中国垃圾的再循环利用率。

  制度建设方面,对于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定外,其他种类的快递包装都没有统一要求,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根据报告,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不过,快递业也正就绿色包装进行有益尝试。相关措施包括从源头开始包装减量化,中转过程中用可循环耗材替代一次性耗材,末端加速回收试点开展等。

  面对如此巨量,且仍然在加速增多的快递包装废物,运单电子化、可回收和可降解,这是解决方向。根据《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快递包装废物的产生量是巨大的,而回收与再利用的情况却很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刘先生是一位网购达人,家里的大到家具,小到瓶瓶罐罐都是上网买的。对于快递的包装,一开始他还会攒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但后来觉得这些外包装卖不了几个钱、又占地方,现在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把包装扔掉:“快递的包装盒不是纸盒吗,老人家就会收起来,有收废品的来就去卖钱。但是现在卖纸皮卖不了2块钱,纸皮放那里,又占地方,又不好搞卫生,后来就都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