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布会答谢词(3)

时间:2021-08-31

  新书发布会答谢词(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答谢。我要感谢XXXX等诸位领导赏光参加我的新书发布会。感谢各位作家文友对于我的新书出版工作所给与的支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第二关于我。我的祖籍山东蓬莱。1954年秋出生于广袤的呼伦贝尔。上山下乡是我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当过社员、会计、代课教师、生产队长、共青团干部从团支部书记开始一直到呼伦贝尔盟团委常委,后因政治因素复回农村执鞭牧羊、乡镇文化站长、后来并兼任司法所内勤、文物考古工作队员。

  1987年客居古城XX,当过工人、成本会计、总公司秘书、经理办主任、部门经理,国企转制后下岗,成为一个打工者,做过街道保洁公司经理、广电报记者、编辑、新闻部主任,现在市老龄办具体采编《XX老龄》工作简报,管理政府网站的“老龄委”网页,老龄新闻宣传工作,市老年学会的日常工作。这就是我,还有39个月就告老还家。

  自高小之时幸遇一位做人教学都很优秀的老师开始,我从记日记开始,渐渐习文成癖,直到今天。我以为习文很好,最起码能逼迫自己医愚立德,学会善良、崇尚真诚、坚守良心、担当责任,用这样的态度来平和为人、平实做事、平淡生活。

  痴心写作,我原本不想张扬,也因为我不善张扬。但在我的挚交们极力推动和大肆鼓吹下(呵呵),我动摇了。心想,写书就是给人们读的。我的坎坷人生,点滴精神,微亮思想也许能给亲爱的读者们带来些许的心灵洗礼和精神享受。还是广而告之吧。于是下决心得瑟一回,跟把小风,挤进出书热的队伍潮流一把。我十分关注《XX日报》开展的“重估文学”的大讨论,我以为这件事很好。我赞赏著名作家蒋子龙观点:“文学的希望仍在传统作家身上”。见《XX日报》2010年12月3日。我虽然位卑言轻,但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生活时有坎坷,我依旧会敬业,会爱文学,热爱生活。借用一句古话:为文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今天是朋友们帮我搭建这个小小平台。我要向栾福山先生、刘宏利先生、张靖利先生、李凤女士,王玉娟女士真诚道一声;谢谢了!

  第三关于这本书。这是我处女作,是我爱好写作的一个结果。之所以取名《XX》,是因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生命的摇篮,连绵不断的大兴安龄,广袤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清清山泉水,黑黑的黑土地养育了我,我是个混血人,是蒙古族、满族和汉族人的后代。我是生活的漂泊者,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根在草原,我的心在故乡,就是这样的心情我为这本散文集定名为《XX》。程凤山老师说的好,草原给我臧龙海留下的是美好,是芳香,是温馨,是骄傲。从2002年五月以来,我开始散文、随笔、言论、诗歌、报告文学创作,先后在XXXX杂志发表作品80余万字。散文《寸草报春晖》获全国敬老孝亲好文章三等奖。我选了105篇散文编辑了这本书,共分四个单元:怀念故乡的“根生草原”;关于亲情的“亲情暖心”;关于友情的“握紧友谊”;关于第二故乡的“襄平岁月”。全书计24万字,单篇文字最多的是8000字的《XX》,最短的是1100字的《纸灯笼》。

  关于文学,我赞成文学即人学的观点。我以为诗文即心声,即思想。我推崇先做人后写文,做不好人也写不好文。如果文人不良影响更坏。罗列一二三,说出了我的心语。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以市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为动力,扎实写作,笔耕不辍,为繁荣XX文学事业,建设特大型城市奉献热情和汗水。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文友们给与我的支持。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巴雅尔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