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凄美悼亡诗词集合(3)

时间:2021-08-31

《悼亡诗》潘岳(南北朝)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译文:

  时光流逝,冬去春来,你去了碧落黄泉,层层的土壤将我们永远隔绝了。我自己也很矛盾到底走不走呢,想留在这里,但是你已经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看着我们共同居住过的房子,走进去就想到了你以及和你的种种经历。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可是墙上挂的你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恍惚间,你还在我身边,直到看到你的遗像在墙上挂着,才想到你已经离开我了,心中怅然若失,还有点惊惧。我们就像翰林鸟一样,现在我却形单影只;如同在小河里一起遨游的比目鱼一样,你的中途离开让我再再难以前行。冬去春来,寒暑流易,你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檐下晨溜点点滴滴,逗人哀思,难以入眠。深沉的忧愁,何时方能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了。

  赏析

  从对冬春交替、寒暑流易的描写中起笔,渲染岀一种苍茫悠远的情绪,然后以怀念亡妻的私怀无人能懂,淹留无宜,决定恭从朝命,返回任所。在即将离别那曾经与亡妻有过无数美好时光的旧庐时,诗人又不免望庐思人,睹物回忆,那熟悉的帏屏、翰墨、流芳、遗挂依然,而斯人已逝,面对历历在目的旧时对象,诗人的眼睛迷离了,又彷佛看见了妻子的身影,但当定神相望,却发现这只是幻觉而已,让人凭添无限怅惘。然后,诗人以林鸟双栖而一朝孤单、比目游川而中路分离的精妙比喻,抒写岀妻亡后自己的孤苦心情。既而写思念如春风不绝、忧愁如晨溜不断,寝息难忘,让人无法消解。末句用庄子妻亡、鼓盆而歌之典,劝勉与宽慰自己,然而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像庄子那样把所有的烦恼惆怅抛向九天云霄?无奈的慰勉,无尽的思念。全诗写景抒情,由物及人,在庸常细事的叙写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岀对亡妻的悲痛追念。《悼亡诗》第二首写深夜独眠,望妻来而不来,悲从中发,不能自已;第三首写徘佪墓前,流连不忍离去,均深情绮丽如是。正如陈祚明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婉转侧折,旁写曲述,刺刺不能休。”(《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

  其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其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悼亡诗

  ——沈约·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作者】:

  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书令,卒谥隐。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所著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把南朝 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上一篇:十首古代悼亡诗词 下一篇:悼念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