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探究(2)

时间:2021-08-31

 2 对新的多元分析方法的引进

  对于以上企业外部分析者及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不足,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也要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应该运用更加 科学 的“综合分析方法”,并加强与其他同类企业对比。就是说,无论企业的外部分析者还是内部经营管理者,都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并且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贵在综合,从认识事物的能力上看,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反映企业不同侧面的财务指标,运用一个简洁的系统予以综合,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或称综合得分),如沃尔分析中企业所得的分数,以此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在方法上,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函数P=f(X1,X2,……,Xn),P为综合得分,X1、X2……Xn代入此关系式,得出P值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函数在理论上存在,但是由于财务指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找到它却不大可能。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X1、X2,……,Xn中哪些指标是主要的,且重要的程度是多少。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综合,求出综合得分(q)作为真实得分P的近似,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为此,我们引入多元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多元分析又称多元统计分析,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获得许多数据的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近二十多年来 发展 十分迅速。现已发展为一个包含若干方法的体系,应用较多也较成熟的方法有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反映事物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进行综合,将其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便于我们对被研究事物的全面认识,并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在财务分析中逐步引入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分析方法的缺点,还能发挥多元分析方法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提供给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从美国股市的发展来看,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分析中引入这些方法,使股市理论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就我国目前的 经济 发展来看,股市发展已十几年,上市公司的运作也在趋于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开始建立数量分析小组(就目前的规模和形式来看,我们认为还不能称之为部门)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和证券定价的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较多的使用多元分析方法。

  从目前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引入多元分析方法也是可能的。首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三种表,其数据能够满足模型的需要。其次,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较高,能够掌握并准确运用这些方法。再次,上市公司的设备先进,便于引进及开发各种分析软件。我们以某上市公司(汽车行业)2006—2008年3年的财务报表, 计算 整理出现8个财务指标: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应收账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X8)。数据如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