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小学生作文
小时是学习雷锋小组的成员。平时他特别爱助人为乐。小编整理的助人为乐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助人为乐
我们班有一个特别热心的人,他的名字叫汤进。
汤进无论别人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有一次,我和他在公园玩。突然,汤进见到一个老奶奶拎着许多东西,他见了这个情景,立刻跑了过去,帮老奶奶拎起了东西。到家后,我看见他的手已被勒的发紫,可他依然笑着对我说:“帮助人的感觉真好。”
还有一次,我和汤进在学校的操场上玩游戏,这时一个小妹妹不慎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哭个不停。汤进要把她送到医务室,我满不在乎的说:“没事,她自己会去找老师的。汤进大声吼道:“有本事你也去滚一下。”我被他强硬的态度吓了一跳,不敢再阻止他,我和他一起把小妹妹送到了医务室,汤进一直等到老师把小妹妹的伤口处理好才依依不舍的离去,小妹妹感谢的说:“大哥哥你真好,我要向你学习。”老师还为此表扬了他。我也知道了帮助人的感觉真好,而且帮助别人就是充实自己。
通过这两件事,我明白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样就会被老师和同学喜爱,以后到了社会也会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我还知道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二篇:助人为乐
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的精神在人与人之间不断的传递、他的故事在文明的社会里不断地鼓舞着人们。
有一天,我在去坐公交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孩摔倒了,几个大人连忙一起赶过去帮助那个小孩。问他摔伤了没有,要不要去医院,小孩说:“谢谢您们的好意,我没事。”
有几位老奶奶和我一起上公交车,都没座位,几个年青人连忙让出自己的座位说:“老奶奶,您坐吧。”大家都投以赞许的目光,他们的行为就像一首动人的歌,响遍了整个车厢,也像一串快乐的音符,彼此跳动着……
我下车以后,偶然看见一个叔叔的`钱包掉了,我马上捡了起来,当我想到他人拾金不昧的事迹时,我毫不犹豫地把捡到的钱包还个了那个叔叔。他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好学生……”。“不用谢!”
不仅我能看见这些,相信大家随时随地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都可以看到,这突然使我想起了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多么美好……”
当我不知不觉的回到家里时,看见爸爸妈妈做了香喷喷的饭菜,在等着我呢。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今天我在外面看见的这些和在家里感觉到的温馨,这就像一串快乐的音符,在我们大家庭里、小家庭中,你连着我,我连着他……
第三篇:助人为乐
小时是学习雷锋小组的成员。平时他特别爱助人为乐。
星期天,小时休息。他想去科技展览馆,刚一出家门,他就看见清洁工人正吃力的拉着满满一车的生活垃圾,很吃力的走在上坡的道路上。于是小时想,平时老师和妈妈都教育我们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助人为乐。小时毫不犹豫地跑过去,用他那双胖乎乎的小手帮助清洁工人把垃圾车推到垃圾场。清洁工人一下感觉垃圾车轻了很多。他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满头大汗的在帮自己推车。清洁工人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小时一边用手擦汗,一边笑眯眯地说:“不用谢,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小时虽然很累,可是他很高兴。因为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篇:助人为乐
“叮铃铃——”
下课的铃声敲响了,森林中的“动物小学”放学了,小动物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可那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转眼间却是乌云密布。闪电一划,雷声隆隆,刹那间下起了滂沱大雨。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个个都抱头拼命地往家里跑。
小白兔也正往回家的路上跑呢!跑着跑着,突然,小乌龟迎面而来!唉,真是冤家路窄!两人互不理睬,擦肩而过,就像彼此互不相识,陌生人一般。
咦,这是怎么一会儿事呢?
唉,别提了!上次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小乌龟和小白兔都报名参加跑步。第一次,小白兔因骄傲偷懒,没能夺得冠军小乌龟,获得了胜利。第二次,小白兔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骄傲,终于取得胜利。从此,小白兔再也看不起小乌龟了。
小乌龟向前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转过身,看见小白兔正用双手捂着头,在雨中拼命跑。它想:“虽然我们俩好久都互不理睬,可是看着同学淋雨是不行的,我还是帮帮它吧!可是,我也没有带伞呀,怎么办呢?”于是,他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妙计。它从路边找来一根木棍,把身上的衣服——龟壳脱下,用木棍撑着。“小白兔!小白兔!等等我!”小乌龟大声喊道。但是,小白兔就假装听不见。小乌龟拼命赶去,好不容易才赶上它。小白兔跑着跑着。突然觉得天上怎么没雨了,抬头一瞧,原来是小乌龟用衣服撑起的“伞”挡雨的。它很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对不起,小乌龟。以前是我不好,是我太自大了,我能和你和好吗?小乌龟频频点头,于是,它们和好如初,一起回走回家。
不一会儿,雨停了,天空挂起了一条缤纷的彩虹。我想,它们心中最美的彩虹,就是最真诚的友谊吧!
【助人为乐小学生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