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受益终身的哲理故事全集,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在肯尼亚北部贫瘠的灌木丛中,响蜜?被称为“操纵大师”。
它体型比麻雀稍大一些,非常善于发现蜂巢,因此也被称为“蜂巢指示鸟”。
它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喜欢吃蜜蜂的卵和幼虫。但是要想吃到,响蜜?常常需要帮手。
每当响蜜?发现一个蜂巢,就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同时在林间穿飞。飞行中,一旦它发现蜜獾,就落下去啄蜜獾的头。蜜獾恼怒,于是开始追赶响蜜?。靠这样的方式,响蜜?把蜜獾引到蜂巢前。而它,栖在树枝上静观蜜獾捣毁蜂巢。待蜜獾喝足蜂蜜、蜂群因家园被毁而四下逃逸时,响蜜?就飞下树枝来不慌不忙地享用蜜蜂幼虫。
为了获得美食,响蜜?不仅善借蜜獾之力,还善于借人之力。
现在人们主要靠发达的养蜂业来生产所需的蜂蜜,肯尼亚原始部落的土人却全靠猎取野蜂蜂巢来获得蜂蜜。他们每次出猎必有所获,从来不愁没有优质的蜂蜜吃,因为他们有一个极好的帮手,就是响蜜?。
土人猎蜜时,总是先走进林中侧耳倾听。不一会儿,响蜜?就鸣叫着飞出密林,在土人头上盘旋。之后,它就“叽、叽”地叫着向密林深处飞去。中途,响蜜?会接连几次停下来,鸣叫着引导土人跟上自己。同时,土人也必须要让鸟儿知道他们没有掉队。时不时,他们会模仿几声鸟叫,告诉响蜜?他们一直在跟随。
找到蜂巢的时候,响蜜?会躲在一个安全的地点,比如高高的树上,而让土人去面对那些发怒的蜜蜂。为了奖赏指示鸟带路的功劳,土人一般都会留给它含有高蛋白的蜜蜂幼虫。
鸟儿尚且懂得借力,更何况是人?
做事、创业,有人总叫嚷着自己力量薄弱,有心无力。
其实,力量薄弱又如何?只要有资源,再借他人之力,何愁干不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几年前,父亲养了两只山羊,自从村里实行了封山育林不许随意到山上放羊之后,父亲就只能把两只山羊关在圈里圈养。
每天,父亲都要给它们割上一篮子树叶或是青草吃。
我发现,每次父亲丢给它们的树叶或是青草还没有吃完,它们就迫不及待地仰起了頭,看着挂在高处的篮子,咩咩地叫个不停,甚至直立起身子,要去够高处的叶子或是青草吃,可父亲呢,才不会让它们够得到呢,总是还差那么一点点,弄得两只山羊想吃却又够不到,非常痛苦。
有时,父亲到田里去干活,也会把两只山羊牵到田埂上去放。为了防止它们乱奔乱跑去啃食别人家的粮食,父亲总是在地上钉上两棵木桩,把羊拴在桩上,羊就只能以木桩为圆心吃到圆心以里的青草。可是,很多时候,它们总是安不下心来,明明圆心以里的青草足以填饱它们的肚子,它们却总是对圆心以外的草感兴趣,老是围着木桩走来走去。为了尽量能吃到圆心外的草,脖子都被绳索磨起了一道道的勒痕也在所不惜,可能吃到的草非常有限。每当这时,我就在想:为什么非要苦苦去吃够不到的草?脚下够得到的草还很多呢!父亲总是说:这都是不知足惹的祸,自找苦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人跟这两只羊非常相似,不知道满足,总觉得吃不到的草才是最好的草,于是痛苦产生了,烦恼来了。学会知足,不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也就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在海洋鱼类当中,海马具有独特的外形:弯曲的颈子、长长的口鼻头部,看起来跟马相似,加上没有尾鳍,导致它是地球上行动最慢的泳者。由于游不快,海马一般生活于沿岸带,以卷曲的尾部攀附在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之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喜欢吃桡足生物,海马也不例外。不过,为了躲避天敌捕食,桡足生物们在千百年的演化中,已经获得了一种令人赞叹的逃生本领。它们对于掠食者靠近时产生的水纹波动极为敏感,一旦侦知敌人靠近,便会以每秒超过它们身长500倍的行进速度逃离。相形之下,以奔驰速度著称的猎豹每秒的行进速度也不过是其身长的30倍。在一般人看来,海马要想捕食到桡足生物,完全是痴心妄想。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却发现,海马竟是捕捉桡足类生物的“高手”,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奥秘就在于一个“慢”字。
当海马偷偷靠近猎物时,由于动作缓慢,口鼻附近的水纹几乎不动,一旦挨近对方,海马就会以弓形的颈子当弹簧,扭动头部朝前捕捉猎物,往往一击而中,“偷袭”的成功率超过90%。
行动过于迟缓,这不能不说是海马与生俱来的一大弱点。但是,恰恰利用这一弱点,海马成功捕捉到了逃逸速度惊人的桡足生物,练就了一套令人折服的“慢”杀技,从而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神奇。不因自身的弱点而自卑自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藏智若愚,大巧若拙,以静制动,善于将弱点转化为优点,这是海马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