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间,妞妞向妈妈讲述了上语文课的情景。
新学的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在课堂上,为了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周老师要求孩子们自由提问,谁会谁就解答。有同学问:“老师,他们为什么说烧就烧了?咱们为什么不反抗?”
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妞妞一个人。用妞妞的话说:这还用问吗?清政府软弱无能呗,哪抵抗得了啊。然后就根据自己读过的一些史料,大概阐述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平心而论,妞妞并不是一个很张扬的女孩子,相反倒有些内敛,很多时候,不愿意显摆自己,当然除了上课时间的回答问题,那是别当另论的。不过即便如此,回答这个问题以后,妞妞还是对自己挺满意的,有点小得意的味道。
还不忘对妈妈说:“幸好我读书多,回答这些问题,小菜!周老师说了,到了初中,都是写议论文,就更需要大量的阅读,然后引经据典,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呢!我喜欢看书,以后还还要看很多的书!”
妈妈对孩子的表现自然是满意的。不过后面妞妞的话,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呢?想了想,问题出在对阅读的理解上。阅读难道是为了写好作文吗?宝贝儿,妈妈可一直不这么认为。
今天的话题由史书引起,咱今天就说史书。
由于妈妈历史知识的欠缺,从小就引导你读历史故事,当5岁的你在书店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候,书店阿姨的惊叹让妈妈的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当你1年级未上完就把《少年史记》读多遍时,妈妈知道你对史书已经产生了兴趣,当你再大点开始读少儿版《世界五千年》和《世界通史》之类的书籍时,妈妈更感欣慰,这些书,妈妈可是一点都不喜欢看。再后来呢,妈妈已经跟不上你了,遇到这类话题你要么找爸爸,要么回老家时和上高中的哥哥交谈。于是妈妈放心了,对于史书的引导,妈妈完全可以放手了。
不过,仔细想来,妈妈为什么要引导你读史书呢?仅仅是为了那点虚荣?或者为了拓展你的知识面?或者如你现在所说,写作文的时候用得着?都不是孩子,“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对历史的了解中,我们要学会的是思考,远看历史,近看的是现实,历史给我们的有经验,也有教训,妈妈很欣赏你这篇博文文章结尾处的,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读史可以明智,或许,在妈妈的内心深处,更希望你通过读史书而立志吧。
和妞妞说这些的时候,妞妞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在认真地听着。或许,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讲,这些都是假大空的话,妈妈小时候,不是也一直以为思想进步,态度端正是一句套话,空话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越来越感觉到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一个人唯有在思想上进步,才能真正进步,对孩子的教育重点也经常是放在思想教育上,妈妈的话,说百句,孩子能记十句、做一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