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过元宵
导语:元宵节,汤圆当然是主角。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六年级作文过元宵,欢迎参考。
记得童年时,故乡鄂东南山村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爆春,点蜡灯。
爆春又叫爆青。我们村子周围有很多冬青树,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孩子们就爬上冬青树摘树叶。冬青树叶青绿厚实,四季不褪色,不落叶。到了晚上,把炉火烧得旺旺的,然后把冬青叶一小挂一小挂放进亮亮的火堂,树叶就会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大人们坐在炉旁嘴里念念有词。我们孩子听不懂,却断断续续记得几句“……爆呀爆,爆什么?爆死蚊虫回不了阳……”我们孩子就取个热闹,不停地往炉中添树叶听那响声好玩,竟把个旺旺的火给爆得快要熄灭。大人便把我们赶出来玩。我们出去后,嫌没玩够,又在外面升篝火,继续围着篝火爆冬青叶,直至兴尽为止。
爆完青,夜已到了,就开始点蜡灯。蜡灯其实就是蜡烛,只是这些蜡灯大都是村里人自己做的,不过也有少数人家是买回来的。家家户户楼上楼下每间房子都要点上蜡灯,前门后门内内外外也要点蜡灯,整个山村摇曵在烛光之中,仿佛天上的星星散落下山村,煞是美丽。孩子们就在这烛光中,在屋前的稻场上玩抓羊、捉特务游戏。
谁家的孩子提着一盏自制的灯笼出来玩,羡煞了所有的孩子,顿时,大家全散去,回家里要父亲也给做一盏。这灯笼制作简单,取四根短竹片,每两根交叉成十字,然后把中间固定紧,四个头系上小铁丝,下面那个十字架中间插上一枚铁钉,取一截短蜡烛固定在铁钉上,再找来一个罐头瓶,把底轻轻敲破罩住蜡烛,然后把罐头瓶固定牢,又找一块纸壳剪成圆形,透开两三指缝隙盖在罐头瓶口上的竹片十字架上,上面用麻绳系一个软系,用一根小竹棒挑着,一个简单的灯笼就做成了。如果在罐头瓶外包上一层红纸,光就变成了柔柔的红光,很漂亮。我们把小人书上的图画或旧课本里的插图用剪子剪下来贴在上面,就更加美丽了。有时找不着罐头瓶子,就直接用红纸代替。不过,这样容易被蜡烛火烧着,玩不到一天。罐头瓶做的',只要不碰撞至少可以用一年以上。有时候,大人晚上出门也提着这样的灯笼走夜路。
我上中学时,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橘灯》,就学着书中那个小女孩做了好多小橘灯,提着它满村满巷地跑。如今的孩子不须自己动手做灯笼玩了,他们只要拿钱就可以在店里买一盏漂亮的灯笼。但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父亲做的那种简易灯笼,它真的让我们无比的兴奋和快乐过。照亮了我的童年,而且永远亮在我的记忆里。同时,我还感觉到那时的夜晚比现在的夜晚要黑要沉要宁静,那灯笼里发出来的光是那样的明亮那般的灿烂,就像当时我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和憧憬。
很多地方把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石家庄把三十叫做小年,而在我老家——豫北一带,称元宵节为小年。
过完大年没有几天小年就到了,对于孩子来说,小年比大年更热闹。小时候的豫北农村,电灯还没有普及,就是安了电灯也经常是没有电。一到晚上农村的街道漆黑一片,所以孩子们对灯是非常渴望的。由于当时比较贫穷的,过元宵节父母一般不给买灯笼和烟花的,孩子们为此想了很多的办法。刚到正月十二,我们一帮小孩儿就按捺不住了,找来几颗大红萝卜,把下面带尖的部分削掉,把上面带蒂儿的部分翻过来,用刀子在中间剜的坑,放上点煤油,找妈妈要点棉花,搓成捻放在煤油里,用一根棍插到萝卜上,一个自制的萝卜灯就做成了。
正月十四的晚上,孩子们就开始上街,我们叫“试灯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大人给买一盏灯笼,很神气地在伙伴面前炫耀。很多孩子和我一样拿着自己做的萝卜灯就跑出来了,有的孩子更简单,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截三角带或是一块油毡就点上了。冬日漆黑而冷清的乡村街道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们一帮坏小子,这几天特别的活跃,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又从村西头跑回村东头,有时候看到没有大人领着的小女孩提着一个比较好看的灯笼,就坏小子上去戏弄人家,把冒着黑烟的三角带在人家灯笼四周晃来晃去,直到把人家急哭才肯罢休。
到了十六晚上,是上街打灯笼的最后一天了,孩子们开始破坏别人的灯笼,我们叫“碰灯儿”,这一天不管把谁的灯笼碰坏了,都不会让赔的,大伙还是尽量躲着我们一帮坏小子,于是我们又再街里疯跑来疯跑去。我有几年的时间是不怕碰灯的,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小剧团,逢年过节组织社员们唱戏,我父亲扮演《红灯记》里的李玉和,不唱戏的时候父亲就把李玉和用的那盏铁路信号灯放在家里,我美滋滋的提上它,一摇三晃地在伙伴们面前炫耀起来,遇到拿纸灯笼的,我也要上前戏弄一番。
以后进了城,每天晚上都生活在灯火通明的环境里,对灯的感觉就淡了许多。再以后有了孩子,每逢过元宵节也给他买个好看的灯笼上街,孩子似乎对灯笼没有多大的兴趣,我也再找不回来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六年级作文过元宵】相关文章:
1.作文过元宵
2.六年级作文过中秋
3.初中作文过年
4.作文过中秋
5.作文过年趣事
8.小学作文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