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诗言志。”确实,写作是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也理应是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一种途径。然而,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写作文。甚至有些写作水平较好的孩子,有时也对作文望而却步。归结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表达的欲望。这是我读了《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1年第三期中,《让作文成为一种需要》一文之后的一点想法。
这篇文章首先围绕“需要”阐述了心理雪上需要的几个层次。之后说到:“儿童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写作可以满足儿童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然而,学生的表达欲望和需求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自然产生,这样就需要老师想一些办法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写作指导。
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教育家斯宾塞在指导自己的孩子写作文时,启发他说:“试试快乐写作的方法,假设你很想把我们屋后的花园告诉你最喜欢的朋友,并希望他看到了以后到这里来玩,你就不会困难了。另外,你已经很熟悉我们的花园了,用不着像画画一样照着写试试用你的回忆。之后,孩子写得相当顺利。这里,斯宾塞为孩子确立了他文章的读者,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欲望,当孩子的作文变得有实际用途时,写作文成了他内心的需求,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将一个习作题目转化为蕴含交际需要的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