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孔圣人的名号便已如雷贯耳了,那时的我对孔子唯有高山仰止了,认为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他早已超凡脱俗,决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比肩。然而在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我对孔子的看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一个人生在正确的时间却没有超凡的能力,那么就是一声叹息;而若一个人生在错误的时间却有着超凡的能力,那注定是一场悲剧。然而不幸的是,孔子恰恰属于后者。师承老子的他,并没有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传承下去,而是开辟了儒家的先河。一腔热血的他得到了鲁君的赏识,于是他终于一展抱负。哪知好景不长,因为他隳三都的建议被三桓驱逐出了鲁国。自此便开始了他多年的与命运抗争的颠沛流离之旅。
在卫君与南子的邀请下,孔子与他的一干弟子来到了卫国。卫君许诺,愿给孔子开辟一处学堂并提供6万石粟米。我本以为孔子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峰回路转,谁知命运跟孔子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卫国乃卫国皇后南子当权,太子无法执政,卫国必定内乱。而孔子不愿在乱国与危国里出仕,没有办法,孔子只好继续周游列国,宣经传道。
由于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各地的君主十分厌恶孔子的授学,甚至驱逐他离开领地。到了最后,连老百姓也认为跟着孔子四处游历,还不如在家种田。孔子接连受到如此多的打击,但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宣传儒家思想的信念。
鲁国因为少了孔子的管理,很快被晋国兵临城下,而鲁国兵无良将,只好请孔子的弟子冉求回国作战。此时的孔子并没有因为当年被鲁国驱逐而记恨,而是凭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同意了冉求回去助战。冉求很快打败了晋国的军队。领功受赏时,冉求推辞了汶上三城的封赏,只求能将恩师请回鲁国。三桓与鲁君终于被孔子的执着感动,将孔子请了回来。
终于孔子在这场与命运的拉锯战中取得了胜利。在进入鲁国前,他对着鲁国行了一个大礼。在那匍匐的虔诚的身躯中,在那"我终于回来了"的感叹声中,孔子的所作所为在我脑海中闪过,我不禁感叹:悲哉,孔子!壮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