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牵挂是一丝春风,给人带来希望;牵挂是一缕阳光,给人带来温暖;牵挂是一片芬芳,给人带来愉悦。
曾几何时,我们牵挂过父母?父母是这个世界中最疼爱我们的人,也是对我们有着最深恩情的人。我们从小就在父母坚硬的翅膀下长大,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但却有时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还是会发父母的脾气,嫌弃他们老土跟不上潮流,总是啰啰嗦嗦管一些根本不用管的事。但是当到了离开家独自一个人在外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里的一切、家里的父母。心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暗暗的悔恨,为什么在家的时候不帮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时还甚至生他们的气、和他们顶嘴、惹他们生气。而且平时也只是在向他们要钱的时候会语气好一点。但每次要离开家准备回学校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问够不够钱花,要求一定要买多一点肉类吃,只要吃得下无论多少都要买。每次想到这里心头便不禁颤抖,渐渐地懂事了一些,回家的时候有时也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他们却不曾要我做。从来只有他们担心我怕我生病,但当他们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却不曾轻轻地问候一声。但现在我懂得牵挂,我要关心自己的父母,我不能连自己最亲爱的人也不懂得珍惜。
曾几何时,父母有哪一刻不牵挂我们呢?每次父母送我出门的时候。总是叮嘱我一到学校就要打电话回家。我想他们一定在我未打电话之前一直守在电话旁边,要不然怎么会刚接通电话,电话那边便接起来说:“安全到学校了吗?”而且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那几句,要我吃多点穿多点,有事打电话回家的话。每次我的话都很少,只是回答他们“嗯”就行了,都是他们在说,他们的牵挂每次都化成了很平凡朴素的语言。只要我放假回家,他们便会煮很多我爱吃的菜,有时还把一些别人送的东西不可以留太久的也要留到我回家再煮,说要让我尝一下,每一次我吃在嘴里心里就暖洋洋的,尽管有些东西其实我并不觉得好吃。他们对我的牵挂便化在了这平淡的饭菜中。只要有他们的牵挂,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感到孤独寂寞。
牵挂,使人的心紧紧的依靠连在一起,再远的距离也不过只是咫尺而已。学会牵挂,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温暖、美好。祖国的河山也一样,虽然与台湾隔了一条海峡,但祖国却不曾将它忘却,千百年来日日夜夜将它牵挂,藏在心里就像婴儿般牵动着父母的心。
(二)
“同学们——请跟我念‘牵——挂’。”
“牵——挂”……
女教师动听的嗓音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悠悠山沟里回荡。她理了理前额的头发,微笑着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牵挂’就是放心不下的意思……哪位同学能用‘牵挂’造个句子?”话音刚落,“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二狗,你来说。”她笑着对班上最淘气一个孩子说。“老师回去探亲时,我们最牵挂。”教室里一片沉默,她和孩子们的眼里都噙着泪花。
几天前,在村口的小路上,一群孩子看着他们老师的身影渐渐远去。他们没有哭闹,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五位老师也是从这条路回家探亲,只是再也没有回来了。
他们知道,山里的日子很苦,老师们熬不住。
她心里明白,当初真的没有打算回来,因为她牵挂着年迈的父母,牵挂着心爱的男友,也牵挂着宁静悠闲的现代生活,可当她回到了省城,走在都市喧嚣的大街上时,她才懂了自己更牵挂的是什么。
她牵挂山里孩子的善良与真诚。记得她刚进学校的那天中午,因为事先不知道她中午会来,学校的老校长(也是除她之外唯一的老师)没有替她准备午饭。孩子们每人从自带的午饭中分出一半送给她。不一会儿,她的手里塞满了,她望着半只半只的馒头、烙饼,那份激动和喜悦,决不逊色那一次站在优秀毕业生的颁奖台上领奖的感觉。
她牵挂需要她的山村。当初被分配到这个山村小学时,负责人对她说,这只是见习,见习期一满,随时可以调回。尽管如此,当她到达那个破旧的学校时,还是着实吃了一惊,泥坯堆成的两间土房子,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她几乎是抱着“了解乡村”、“感觉生活”的态度留下来的。然而,在这以后的日子里,她明白了自己对村里人来说真的很重要。村里人没文化,但他们都知道娃儿们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出息。村里人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是没有老师是他们最大的遗憾和无奈。为了感激老师,他们会时不时带着自家种的玉米、山芋来看望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老师,尽管这些她从不会收下。
于是就在昨天,她又回到了她所牵挂和牵挂着她的孩子们中间。她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