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糼儿园快毕业时,老师选了我和几位同学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我当时想,讲故事不就是背故事吗?这很简单哦。回到家,我找了一篇故事,大概记住故事的内容就去睡觉了。第二天班级模拟赛时,我坐在下面看见一个个同学上去都讲得绘声绘色,令人身临其境。一位同学讲到皇后千方百计要把公主变成天鹅时,故意把面容变得非常狰狞,制造出咬牙切齿的语调,底下的一个朋友忍不住站起来忿忿不平地站起来说:“这个恶毒的皇后,我要杀了她。”一个同学讲到一只大灰狼悄悄地靠近小兔子时,故意压低声音,让全班的同学都不由地屏住呼息,替那只小兔子捏了把汗。。。。。。我坐在下面听得都入了迷,心里很羡慕那些同学能把故事里角色都诠释得那么精彩。这时,我想到了自己那篇被我背得干巴巴的故事,有点坐立不安,心里萌生了退赛的念头。于是,我悄悄地拉了一下站在我旁边的老师,对她说:“李老师,我。。。。。。肚子疼,不想上去讲了。”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说:“这只是个模拟赛,还有时间去准备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睁大眼睛不解地看着老师,老师接着说:“你到了池塘边看到鱼儿肥美心里很羡慕,不如回家好好结一张网来捕鱼呀。还有时间,就看你怎么准备‘结网’了”。
回到家里,我又翻开那篇故事,重新朗读,仔细揣摩故事里的角色。我选的故事是《鸭妈妈找蛋》,原来我都是一个平淡的声音从头读到尾,现在我读着读着,渐渐地我发现我对故事里的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它们不再是死板的白纸上印着的黑字,渐渐地动了,活了。仿佛动画片一样,一个个场景浮现在眼前,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放下书,站起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想像着一个个人物。我用天真的语气来衬托鸭妈妈的迷糊可爱,用粗重的声音来表现老黄牛的稳重和不善言谈,用尖细的声音来显示饶舌多嘴的鸡妈妈。。。。。。讲着讲着,我的手势也有了,我一会儿侧着头,一会叉着腰,一会嘟着嘴,一会跺着脚。我越讲越开心,什么时候妈妈站在门口都不知道。听到妈妈的的掌声,我才不好意思地打住了。妈妈说,你讲故事时对角色的分配做得很不错了,但是做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叙述故事发展时作为一种画外音,也要讲究语调的抑扬顿挫,并且在讲述这种快乐的小故事时,你得时刻让自己的声音保持一种欢快,这样才能吸引小朋友。我听了妈妈的话,从开场白开始,“有一天,鸭妈妈生了一个蛋。。。。。。”我就自己在心里配上“啷个哩咯啷”这种喜庆的小调,这样说的时候,神情飞扬,语调也变得有声有色了,让人们觉得好戏就在后头。
比赛时,我信心百倍地站在台上,当我看到坐在台下的小朋友笑得前俯后仰,或者托着腮一脸专注时,我就明白我成功了, 我会讲故事了。我学着织了人生的第一张“网”,我愿意在末来,为了让自己更进步学着织更多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