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在不经意中,我喜欢上了诗,喜欢上了读诗,喜欢上了从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还记得小时候背的第一首诗是《咏鹅》,那时候不懂如何去品诗,只是生硬地读、背,所以,自然对诗没有什么好感。一听又要背诗了,便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还想出千百个理由来推脱。
而现在,我竟喜欢上了这些有灵性的文字。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似一个永不会满足的果农,在诗的果园里尽情品尝、采摘。品尽人生的离合悲欢,尝尽诗人的苦辣酸甜。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些文字,让我跨过时空的阻隔,与那些诗人们对话,和他们同喜,同悲,同笑,同哭。
然而,在我的品诗之旅中,我也想了许多,像有关亲情的,祖国的,人生的等等。只是,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或许在现在,有很多人记得你;但是,要是有一天你死了呢?又会有多少人记得你?有关你的记忆只是存在于少数人的脑中,岩那些人死了,那么,你就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你我都是沧海一粟,都是别人生活中的红尘过客,当你我告别人世,那么,不出几年,你我在这个世上的痕迹就会被抹得一千二净。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让后人记住我们。
或许,写诗便是一种选择。从李杜的诗篇中,我们读到了李白的豪放、自由、洒脱和浪漫,杜甫的爱国、忧愁和伤悲。因而,一个,被世人称为“诗仙”;一个,则被称为“诗圣”。怪不得人们说李白的一生中从未有过暮年,杜甫的一生中从未有过青年。从曹操的诗篇中,我们读到了他那远大的抱负。也许,我们真不应该称他为“奸雄”,他的“奸”,只是为时所迫。而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他的“奸”,却并未看到,他英雄的一面。从李煜的诗篇中,我们读到了他的亡国之痛、亡国之恨以及束手无策。也对,李煜这个人,并不适合做君王,他适合做的是像李白那样的浪漫主义诗人。
或许,我们真应该像孟德兄那般“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去写一些自己的诗,在诗中流露出自己最真的情感和最美的话语。
或许,我们做不到像那些名流们一样名垂千史,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正如席慕容在《贝壳》中所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的确,生命有限,而如何把握这一个有限的人生呢?如何对这人生又有一个精美的回馈?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生要去探索的问题。
因为喜欢上了诗,所以对诗、对人生有了一些感悟,所以,才会想到要去写诗。
或许,在千百年后,有一群人,对着一首诗,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