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清凉寺写景散文

时间:2021-08-31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拜谒清凉寺写景散文

  这山,叫黄羊山,这庙,叫清凉寺,最初建庙的老和尚,法名叫聚玺。

  要说这山,依燕山偎太行雄浑大度,要说这庙,历史久远京西名刹,始建于汉,扩建于唐,盛于明清,坐落在河北省涿鹿县境内。

  佛教自传入华夏以来,洛阳的白马寺当属西来第一寺。传经的天竺高僧在东汉皇帝的允许下继续选址建寺,他们相准了与释迦牟尼佛祖圆寂地山势几乎相同的五台山地界建庙。至此,历经各朝扩建,五台山成了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还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成了享誉中外的佛国圣地。黄羊山遥望大五台毗邻小五台,佛理相通山系相连。追根溯源,清凉寺与佛国同朝始建,亦是佛法西来的先驱了。

  自古名山僧占多,清凉寺如是。浩浩黄羊山海拔1500多米,山峰峭立逶迤起伏,峰嶙峋石怪异,峡谷深沟壑长,它以不可多得的自然人文景观,在河北省第一个摘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桂冠。

  要想探得清凉寺的真容,势必要攀上一条艰险的拜谒之路。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曾告诫,坡大路险最好是步行上山。看着新修的雄伟山门,不错的水泥山道当时没觉出什么,真是现演,行车稍许动力锐减,四缸车非得一档才行。

  仰望大山如屏似扇,满山葱郁山石奇秀,一块‘清凉寺’走向的指示牌把人引向了丛林深处。不知何时人工修葺的水泥小径长满了青苔,画着‘之’字形蜿蜒向上,阳光吝啬地从头顶茂密的枝叶中筛下碎金,蜘蛛网不时地撩脸,蜜蜂的嗡嗡声充斥耳鼓,鸟鸣声格外的清脆,松鼠时不时地在枝杈上跳跃,蠓虫密集的成团骚扰,地上植被铺满山体,历年落下的树叶散发着腐殖的味道。树干上是青苔,山石上是青苔,外边的干旱似乎和这里不搭界。刚透出一小块天空,复又进入了密林,刚攀上一处高坡,复又是一个‘之’字路等待,从树丛的缝隙看去,脚下已经与对面的山峰等高了。终于感觉到下坡了,猛然发现崖头隐有一条索道,钢缆绳顺着丛林冠盖上方斜刺里直抵停车场。不大的罐笼,塑料布蒙着的电器开关柜,再看看不远处堆放的建筑材料,看来,千年古寺业已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快捷。

  道路平坦了许多,透过松林隐约看到了塔林庙宇的身影,阵阵梵音袅袅飘来,真是一个好去处。山外有山,庙宇坳间,满目葱茏,天空湛蓝。好个清凉寺,青翠裹红墙,庙宇依山势,琉璃瓦金黄。玲珑佛国地,黄羊山中藏,威严生肃穆,古刹沐佛光。偏门上方悬有清皇族后裔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京西第一寺’牌匾,正门‘清凉寺’匾额则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仙逝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手书。进得寺来,缓步虔行,感悟大德庄严,瞻拜法相肃穆。渐次拜谒了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三世佛殿、观音殿、伽兰殿、山神庙、肉身殿。

  清凉寺的松柏可谓一绝。紧挨鼓楼的巨柏,形状怪异纹理沧桑,卧龙松躯干似盘龙,相传康熙皇帝驾临本寺曾在树下小憩因此得名,寺内还有两株被人们称作龙凤树的千年古松,高大挺拔形状俊美。

  肉身殿更是有着传奇色彩。大师法名能禅、人称愣和尚,他祖籍四川云游到此住寺修行,看似如痴似呆寒暑不顾。传说师傅外出云游,他烧大腿煮石头为食,待师傅归来问他凭何生存,他取出锅中石头咀嚼如土豆,师傅硌牙后释然,愣和尚已经修成正果。只见他双手合十,身姿不变,面西微笑而去,就势塑成泥像。可惜文革间金身被砸,后又重塑,重又供奉。与九华山肉身和尚一样,同属佛界奇观,是清凉寺镇寺之宝。

  清凉寺珍藏着数万卷佛家经典,可与五台山藏经数量相媲美。最珍贵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从印度传入,文革期间庙中大师把经书搓成绳才得以保存,成为佛家历史上仅有的绳经。

  伽兰殿保存的辽代壁画亦属珍品。关羽生平,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描绘的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清凉寺占地五百亩,规制严谨,方丈室、念经堂、客寮、僧舍齐全。寺周山脚下是寺内僧人种植的菜蔬和农作物,水灵灵的蔬菜与寺内种植的花草相映成趣,寺内一小块平整的地界上收放着刚打出来的黄豆,或许从这里找到些许僧众与凡夫俗子的融合点。

  深秋了,满山的绿叶已经沁出了淡黄、微红、褐紫,再过些时日,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想必佛地仙山的清凉寺又将是别有一番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