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词,可谁曾经想过,平凡的它依旧灿烂。
鲁迅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确乎,路是在无意间形成的,它的出现并不引人注意,它的存在也没有让人们多增添了几分欣喜,恰恰相反,人们淡忘了它的存在,而它也心甘情愿做一条无名的小路。
家乡的小路是用纯天然之物建造而成的。儿时的我们在它的脊梁上走过,笑声、哭声、嬉闹声……在它的周围回荡。当我踩在它坚实的臂膀上,看见蓝天上漂浮着几朵悠然自得的白云,心情豁然开朗;当我难过时,我的泪水浸漫在它的血液里,它没有任何怨言,默默分解着我的难过,倾听我的心声。
小路旁边的花儿开放了,一簇簇紧密地挨在一起,红得耀眼,绿得青葱,偶尔,几只美丽的蝴蝶停驻在花上,自我陶醉着,这里仿佛是它们无忧无虑嬉戏的场所。小路看到它们如此的活泼,欣然地笑了。它愿意做一条不受人们关注的小路,因为它明白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家乡的小路啊!不知有多少人从你身上走过,即使你的脊背有些弯曲,但你仍然为你心目中的“神圣事业”而不断努力着,你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却从来不向我们索取任何东西。面对你,我真是自愧不如,虽然你平凡,但你活得精彩!活得绚烂!
感谢你,家乡的小路!你让我拥有如此多宝贵的回忆,我会带着这些美好,向你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
要说家乡的路真是数不胜数,我就说说我们南桥寺其中的一条小路。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住在七小区,每天上下学的那天路总是被灰尘布满,害得人们过往时总要捂住嘴。因为那天路就在公路旁,只有一天水沟把两条路隔开。
二年级时,这条路被改造了。每天叮叮当当。几个月后,一条崭新的路建造出来了,虽说不是很宽,但能并排站3个10岁儿童。两边都种着几可梧桐树,帮我们挡灰尘。夏天,阳光不能放肆了,因为我们有“防护伞”。
发展真是太快了,三年级时,因为要扩大公路,这条路又将改头换面了。“老将”梧桐退休了。路面铺上了一块块方砖。没有了梧桐,灰尘、阳光又开始无忧无虑地放肆。你一定会问,咦?修改后岂不更糟!我会这样答复,不,以后会更好。不信?!往后看吧!
从四年级到现在,路又变化了许多。一排排整齐的路灯安装在这条路上,把黑漆漆的夜空照得如同白天。这条路也加宽,人们先把周围的野草拔掉,然后留出几块空地,剩下的用方砖铺好,再在空地上修一个花坛栽话。啊,一条宽敞又漂亮的路又修好。想想以往的路真是一次比一次更好啊!
路在变,家乡在变,祖国也在变,但愿都能变得更美好!
“若要富,先通路,”这是我们绍兴人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听爷爷说,过去,我们村穷得叮当响。十户九户穷,出门走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我们村的人吃够了泥路的苦头。
后来,村里搞“五改”,大家把坟头里挖出来的石板,铺成一条五六十公分宽、一百来米长的石板路。路虽然很窄,但总要比泥路好。至今,我们村口还有一段曲折不平的石板小路。路边的草已淹没了这路基。我想,尽管是石板路,但这样的路该有多难走啊!
随着农村的改革,农村要实现机械化,农田需要成方连片。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农田改造中,都要改成机耕路,让拖拉机能在路上奔驰,这些石板小路改成了机耕路,一直通向田间。有了拖拉机,农民耕田实现了机械化,解放了农民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们从此尝到了改路的甜头。
村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开进了我们村。这条四米多宽的机耕路,已经适应不了日益剧增的汽车运输。在95年,由镇村两级共同投资,修造了这条8米宽、3500多米长的水泥路,还与中国轻纺城的中心大道相连接。我看着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及行人。汽车还不时发出”嘟嘟“的喇叭声。我想,农村的公路也和城市的公路一样热闹了!
农村的路变了!农村的面貌变了!村人们的生活变了!一切都变好了!这时,我才体会到“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