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行,最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做陶泥。
踏入陶泥作坊,那里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作品使我眼花缭乱。我心动了,挽起袖子,跃跃欲试。手头正缺一个洗毛笔的笔洗。对,就这么办。心里有了目标,我便开始动手了。
一位大哥哥拿来一块泥巴,放在转板上,打开开关,转板和陶泥一起转了起来,感觉像在逃避我,不让我碰它。我用双手轻轻地扶着,那转动着的陶泥像婴儿的皮肤般滑滑的,柔柔的。我都不敢用力挤它,按它。过了好久,陶泥还是纹丝不动。我生气了,用力一挤,笔洗的下半部分竟奇迹般地出现了。我大喜过望。
可是新的困难旋即又来了,泥巴越“长”越高了,都可以和喜玛拉雅山媲美了!它活像个醉汉,摇摇晃晃的,我小心翼翼地扶着,不知所措。没办法,只得求助大哥哥。大哥哥从“山”顶往下用力一压,它就听话地慢慢变矮了。大哥哥告诉我,要用两个大拇指用力压陶泥的中间,但不能压到底。渐渐的,一个小小的洞就出来了。然后大拇指稍稍用力,轻轻往外拉,中间的洞越来越大,一个笔洗的样子呈现出来了!我高兴极了。没想到一得意,矮矮的洗笔盆变成了高高的杯子了。我试着一边捧着“杯子”。一边用大拇指慢慢往下压,终于又变回来了。原来手心往外拱,大拇指往下压它就变胖些,手心往里挤,它就会变成瘦瘦高高的模样,真是太神奇了。
最后在听到妈妈说这个形状最漂亮时,我关掉了转板的开关。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作品,真是越看越得意!
做陶泥靠的是耐心和细心,还要边研究边探索。做题目也是一样,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哦!
4月6日下午,我、表弟、妈妈、舅妈一起去万达广场五楼的创艺天地做陶泥。
首先,我们挑选了各自喜欢的样品,我做碗,表弟做花瓶。老师给我们拿了两块泥,帮我们把泥摔成正方形后,放到了转泥盘上。老师教我们把手弄成贝壳形状,再盖住泥,把泥做成圆形。于是,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制作了。我先在水桶里把手弄湿,再用脚踩踏板,转盘就转了起来。刚开始感觉有种东西打击着手,可几分钟后,泥慢慢变圆了,打击感也消失了。
老师又教我一只手放在泥上作为支撑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要慢慢的、轻轻的往中间的泥按下去,我做好了。老师再教我把手弄成像螃蟹的钳子一样,夹住边缘,轻轻地往外挤压,我也做好了。老师最后教我把边缘弄细,把泥多的地方弄到少的地方。我做着做着,突然一块泥塌了下来,我只能从第三步重新做起。结果,又有一块泥塌了,我再做。不知为什么,一半的泥又塌了下来,我还是不放弃,决定把剩下的泥做成一个小杯子。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杯子做好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通过这次做陶泥,我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只要不放弃,一直坚持,要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