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的表现让我很头疼,写作业时会拖拉,吃饭时会东跑西跑,小嘴还一直吧啦吧啦说个不停,对于自己的学习似乎也没有争先的意识。我们对他这种表现很头疼,当然他就少不了挨批评,此时,他就会瞪起眼睛,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看到孩子在一种不好的状态中发展,做父母的当然会心急了。
首先在心态上要调整。
不管儿子有多么挑衅,吹胡子瞪眼睛,顶嘴,我们都是批评教育,从不动手。说实在话,有时真想打他,简直太气人了。可是,想起一年多都没动手打过他,可不能让自己的坏脾气得逞,何况不是还有家长专门撰文《我们离耐心有多远吗》,就让自己先深呼吸,将愤怒降级,警告儿子:“不要挑战我耐心的极限哟!”儿子一般这时候会发现老妈已经忍无可忍了,便收敛自己的“霸气”。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原文没记太清楚,大致意思是:有三瓶米,分别贴上不同的标签:“鼓励和表扬、不理不睬、批评和打击”,然后每天对着这三瓶米按着标签上的去做,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那瓶贴着“批评和打击”的米已经霉了,而那瓶贴着“鼓励和表扬”的米却原来越好。看到这个小故事后,不用去考究是否真的会这样,但道理却触动了我。赶紧与老公分享我的收获:“记住,我们不要给孩子贴上‘批评和打击’的标签。”当然,事情的执行中还是会有困难的,老公在孩子又犯错之后说:“我看,咱儿子不适合这种‘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我劝他别急,慢慢来。老公还是很有忍耐心的,不仅注意减少批评的频率,还陪着我们一起购买道具---给孩子贴上“鼓励和表扬”标签的“道具”。
利用小游戏和小道具使孩子主动转变。
其实,我们用的方法也不是什么是发明,以前也曾经使用过,只不过换汤不换药。以前是给孩子制作一张好习惯表,用来记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表现得好就画上笑脸,积够笑脸可以换礼物。这次,我们买了很多小贴画:红旗啊、笑脸啊、小红花啊等等,都是孩子自己选的。我找来孩子的一本图画本,将孩子当天表现的情况用小红旗记录下来:在红旗的下方写上获奖的简单理由,比如:作业全对、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修改日记用心、主动写了一页口算题、早晨晨读20分钟以上等等。根据孩子作业情况,我也会进行奖励,比如老师批改作业时给了“100+星”,那说明字迹工整、作业干净,也是要奖励的。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奖励,比如帮助了别人或是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等等。
现在孩子的好习惯被红红的小贴画给调动起来了,每当他看到小贴画时,两眼都会冒出金光。每天都要计算自己的“收获”,看看离目标还有多远。孩子的目标是50面小旗,这样就可以让妈妈带着去书店选自己的喜欢的书啦!
和孩子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前段时间由于自己的忙碌和偷懒,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少了,现在反思起来,危害真是不小啊!孩子需要被关注,需要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了,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忽视,慢慢地,自己也放松了。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样,本来速度挺高,一旦停下来,再加速,就要比原来更吃力,所以,也给我提了个醒:我们不能松懈,要一直给孩子一个好的、持久的动力。
前天晚上,和孩子讨论了几篇优秀的博文,孩子兴趣很高,告诉我:“妈妈。我可有兴趣和你讨论了,再讨论500篇我都愿意。”看着孩子那兴奋的表情,当妈妈的我很惭愧,近在咫尺孩子就能得到的幸福,我却让他那么渴望。“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话真是一点不错,让我们从孩子这面镜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不断交流的,就像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就让我们做家长的慷慨一点,用我们的温暖照耀着孩子,用我们的细雨滋润着孩子,让他们在幸福中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