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老爸带我去奶奶家。我发现奶奶家旁边建起了一幢(zhuànɡ)漂亮的小洋楼。奶奶说,那是政府专门为三峡移民盖的,我们又多了一个邻居。
搬来的这家有6口人,最小的那个女孩看上去年龄(línɡ)与我相仿,个头儿也差不多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他们刚来那阵儿,不适应这里的环境,陌(m)生的土地,陌生的面孔,一切都是陌生的。特别是语言,他们“叽里咕噜”说一大堆,我们听不懂几句;我们“叽里咕噜”说了大半天,他们也没听明白多少。因为语言不通,所以他们很少主动串门。
一天傍晚,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到奶奶家的鸡窝里了。女孩拿着竹竿过来赶,我上前帮忙,我们就这样认识了。我们用夹着各自方言的“塑料普通话”攀(pān)谈起来。交谈中,得知她叫屈芹,重庆市忠县人,跟我一样读小学五年级,只是年龄比我小半岁。她告诉我,尽管搬来快一年了,但她还是特想家,想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想老家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几乎每夜做梦都回到相隔千山万水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她还告诉我,一道移民来的同伴中,有好几个割(ɡē)舍不了思乡情结,或害怕这儿的人“欺生”(欺负外地人),宁愿舍弃(qì)政府为他们盖的小洋楼,又回到故乡。
一来一往,我与屈芹熟了。她暑假作业上有不懂的问题,就向我请教,我也乐意当一回“小老师”。空闲时间,我与院子里小伙伴一道带她上山采蘑(mó)菇(ɡu),下田捉泥鳅(qiū),下河捞鱼虾。山冈上,池塘边,河坝(bà)上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暑假过完了,回县城的前一天深夜,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由于我们白天顶着烈日疯玩,屈芹中暑了,而且非常严重:神志模糊,四肢抽搐,额头烧得烫(tànɡ)手。她的病情将睡梦中的左邻右舍唤醒了,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院里凝(nínɡ)聚着紧张的空气。大家在张爷爷的指挥下,分头行动:唐家阿姨忙着为屈芹敷(fū)手帕降温,李家叔叔骑摩托找出租车,罗家爷爷急着打电话与医院联系……很快,屈芹被送到了医院,脱离了危险。屈芹的爸爸妈妈面对一夜没睡的邻居们感谢不已!
自那以后,我和屈芹的联系更频(pín)繁了,每个星期都要打一两次电话,谈学习,谈理想,谈隐私。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天,屈芹打来电话,说她从老家的梦里走了出来,梦见的是崭(zhǎn)新的家乡、崭新的伙伴…… (指导教师 刘湘民)
评
“三峡移民”是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小作者通过记写自己和移民小女孩的交往,反映这件事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可谓以小见大,同时,文章表现出了人们对移民的关怀与接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有一定意义。
结尾所写小女孩做的梦与前文所写的梦相照应,暗示了移民已经把这里当成故乡,这里的人们当成亲人,手法不错。
但文中个别地方处理得不好,读着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