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事例材料的展开

时间:2021-08-31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了避免在高考作文中无话可说,学生、老师甚至包括家长都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作文事例材料加以应对,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何在?或用例老套流俗,或简单堆砌,或挖掘不深……总之,是不知道该怎么展开。笔者认为,事例材料是作者思想观点站立的依据,是情感志趣迸发的触点,是文章中心主旨汇聚的河床。作者在掌握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事例材料的前提下,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展开方法并经常加以尝试,一定能够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作文事例材料的展开

  方法一、述评结合

  “述”即客观叙述、描述,“评”即主观评价、评析。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进行生动叙写后,通过要言不烦、切中肯綮的几句精短议论抒情表现出人物的突出品质或鲜明个性,揭示出事件蕴含的深义或道理,既是对人物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的总体感受与评价,也是对事件本质内涵的深入开掘与解读。述后之评是由形到神的升华与提炼,是情意之凝聚,是主旨之回归。因此,画龙点晴、卒章显志是一般记叙类文体惯用的事例收束方法与技巧。述评结合,叙议相生,手法灵活,不一而同:可先叙后议,先议再叙,或者夹叙夹议。对于议论文而言,在提出鲜明观点后使用事例材料进行分析论证中,一定要紧密扣合观点,巧妙切入材料某一角度,对事例解剖、评析,揭示出材料和观点在某一方面的契合点,如此方可达到论据支撑论点,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之论证效果。那种观点加材料、油水分离式的机械叠加论证是肤浅而乏力的。

  方法二、正反结合

  在议论性散文或议论文中,正反结合的用例技巧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从对单则事例材料的使用来看,根据写作需要,既可以在深入挖掘材料的潜在内涵后,截用材料传统正面的意义来诠释与之相联的一个观点,也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的逆向求异思维,运用它的反面意义来佐证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正反两用材料使用手法主要适用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事件,那些耳熟能详且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事件、传统典故或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能重新解读出新义的成语、熟语事件。如对于屈原怀石沉江之死,既可以视之为追求理想、坚韧执着或捍卫生命尊严、坚守人生价值的正面典型事例,也可以把它作为奋斗中不懂得变通,成功路上不知晓进退的反面“教材”。一例多用,拓宽了材料积累渠道,丰富了材料存储仓库。一事双义或多义,开拓了认识角度,激活了思维视点,使文章立意新颖并且深刻。其次,正反结合的用例方法还体现在对不同属性材料的运用上。正反审视、辩证思考是写作论辩说理类文章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思维品质。认识问题既要考查其历史局限性,也要瞻顾其现实意义;看待事物既不能抹煞其积极作用,也不能对其消极影响视而不见。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只有一分为二分析,正反结合用例,才能把认识的眼界打开,把思维的触须伸向纵深,从而使论据广博而深刻,使说理丝丝入扣,鞭辟入里。如写作以《好奇心》为题的议论文,既要从正面剖析好奇心的真正内涵,并举出古往今来因强烈的好奇心而有所成就的典型例证,同时也应以冷峻而警省的反面事例掷地有声地正告人们: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好奇心不是平庸的“猎奇”,不是以无聊和浅薄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隐私和痛苦,或以可笑和愚昧的冲动去恶搞科学,践踏真理。

  方法三、点面结合

  “点”和“面”在不同文体中,其含义各不相同,事例材料使用的方法也彼此有别。在记叙类文章和叙事性散文中,“点”是对事件细节的再现与刻画,是对生动场景的渲染与描写。一枝一叶总关情,微言微行有真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体现于细节,情感价值附着于细节,细节传真情,细节动人心。因此,对于叙事类作品而言,注重事例细节的价值,提升叙写对象细节的表现力,是化平淡为神奇的一种基本艺术手段。“面”则是叙述类文章中概述事件主要经过、简要交代内容大意的一种用例手法。非“面”无以博文,无“面”不足深情。对于议论性散文或议论文而言,“点”是阐述观点、分析论证时用作事实论据的一两个富有代表性而又较为具体的事例。“点”的事例运用法是狙击式的各个击破的论证策略,它使论据更直观,形象性更强,论证更有效力。“面”是与观点或情感具有本质关联且材料之间富含相似性、逻辑性的一组概括性事例。“面”的事例运用法是集中火力破解论点的论证手段,是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来组合事例,从而抒情达意的铺排点染,它能拓展作者视野,增加文章容量,彰显排山倒海般的论证力度,蓄积振聋发聩的深厚情理。如在一篇名为《向阳花木难为春》的高考议论文佳作中,考生为了证明“如果向阳花木得到的阳光太多,反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这一观点,在举出汉景帝时期梁王刘武,自幼无功无德却倍受文帝溺爱,骄横跋扈,结果受诛而自毁前程的“点”上的单个事例材料后,这样从“面”推论归结到:“这样的例子当然不止一个。刘备溺爱阿斗,丢掉了一生的基业;阖闾放纵夫差自大,吴国由盛而衰;灵帝纵子玩乐,晋国灭亡”。事例由“点”及“面”,论述由浅入深。

  方法四、远近结合

  远近结合即古今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是现实走过的背影,今天是昨天前行的步伐。昨天的事理和情感虽历经岁月的阻隔和尘封,然而在某些方面却和今天具有相似性,甚至是同一性。在说理类或抒情类文章中,运用古今事例结合,彼此相得益彰之法,既可使材料更具包容性,说理更含普遍性,也可使抒情主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营造出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共住来”、只愿宇宙万物入我怀的移情性和共鸣性相生的审美艺术效果。在综合运用古今事例说理抒情时,应根据行文思路和结构安排,注意事例穿插布局的时间顺序和条理性,如可由古及今,或以今溯古,不可一会儿谈古,一会儿论今,时空倒置,思维混乱。高中课文《漫话清高》一文,作者 金开诚 先生在漫谈“清高”这一话题时,先揭示出古代封建社会中“清高”的内涵,然后举出许由、陶渊明等纯正清高的事例说明清高应有“实”和“名”之条件和特征,再以李白和孟浩然为例指出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当代对“清高”的认识和存在的必要性,剖析由古到今,文脉清晰,阐述自远而近,文意畅达,可谓古今结合论述之典范。

  方法五、内外结合

  “内外”主要指文中所用事例材料的空间范畴而言,从材料地域特征来看,既有较为熟悉的国内材料,也有新奇的异域事件;从材料原始出处来分,既包括课本内作品提供的文中人物素材,作者素材,文学、历史或成语等各类典故,也包含课本外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鲜活材料。在议论性散文或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内外结合、东西合壁的材料组合方式,使情理因附含广泛性、代表性事例材料的依托而更具说服力、感染力。运用双管齐下、内外兼顾的材料选用方法,既可大量引进社会和时代的活水,凸现材料的新颖性、社会性,充分显现文章强烈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价值,从而无形中增强了文章的关注度和可读性,又可借课本说事,以经典入文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在近年高考作文中,不少考生通过巧借活用庄子、苏轼、李清照、史铁生等诗文作者以及项羽、苏武、诸葛亮、岳飞等文学形象写出了十分优秀的考场佳作。如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这样来化用课本素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对不少平时阅读量不足,视野狭窄,积累单薄,“无米下锅”的学生而言,如何积极挖掘(使用不可人云亦云,贵在个性化悟解)、有序梳理无限的课本资源并灵活运用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事例素材,是写作中不容小视也大有可为的研究课题。

  方法六、小大结合

  “小”指作者自已或他人在各类生活空间亲身体验或耳闻目睹的日常琐事或平凡小事。以小事为材,可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认同感,可渲染情感的真挚性、感应性。一般而言,以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独特认识和深刻体验的文章可用细微小事入题缀文,如记叙文、叙事或抒情类散文、日记、书信体等。“大”指超越个人小我,抒写无限大我的比较重要、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材料。“大”既是题材外延丰富的需求,也是作品内涵深广的“呐喊”,更是作者胸怀宽广、文章大气的不凡表现。“大”能深文,“大”可见志。然而翻开当前中学生作文,我们却会经常感受到这样一番“气象”:选材件件有小我,琐屑之事不离口。国计民生从来无,坐井观天作文章。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很多学生看待问题仅从自我角度出发,率性而为地使用鸡毛蒜皮之事来解证观点,而不会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在选材用材时,不会运用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团队到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社会这些深度材料来由此及波、由表及里地表现重大深远的严肃主题。大我材料的缺失,其直接原因在于认识的低幼倾向,其深层根源却是个人主义哲学的肆意泛滥,是世界胸襟的严重封闭。此种用例之弊,只有从技术层面上逐步提升察微知著、言近知远的思维水平,在精神境界中涵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人文情怀,大力修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文品格,方可彻底化解之。如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的作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易被公众忽视和淡漠的边缘化群体——农民工子女,生动而细腻地摹写了他们酸楚的生活和艰难的学习环境,言辞恳切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关爱和感动,并在文末大声疾呼地喊出了“他们,终将成为我们”的热切期盼和美好愿望。试想如果没有平时大我境界的追求和锻造,没有厚重大我精神的滋养和激发,作者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合内写出如此读之似淡、品之却深的“大我”之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