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误区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误区,希望有所帮助!
缺乏长远目标
在我看来,这是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教育,本来就是一项跨度很大的长期工程。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未成年期就有18年;再加上高等教育,要到22岁、甚至25岁、28岁才能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事业发展、为人父母可能都要在30岁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孩子35岁时的状态,可能才是教育成果的一个检验时刻。35岁的他,是否心理健康,是否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否婚姻幸福,是否积极向上,是否不断学习,是否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意义,是否心智成熟做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一个成熟、幸福而有所成就的人,恐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吧。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父母想到这么长远的事情。幼儿园时期就盯着幼升小,小学就为了小升初而拼搏,初中只想着中考,高中只想着高考。可是,即便每一步都能达成目标,难道孩子就能成为一个成熟、幸福而有所成就的人吗?考上名牌大学,一样有人每天沉迷游戏,挂科被开除,一样有人自杀,一样有人感觉到婚姻痛苦,一样有人在工作中感觉失落,感叹自己的人生巅峰就是18岁考上大学的那一刻。
目标决定行为。目标在小升初,则所有的着眼点都是怎么拿到对小升初有利的证书,报两三个奥数班,哪怕对数学并无兴趣,反正重要的是“上岸”,上了岸就不用学奥数了;一年级就要过KET,这样小升初才有FCE证书,哪怕知道这样的“速成”根本不是学语言之道。明明无数专家都说了语文学习在于阅读,但还是要报各种语文课外班,因为刷题比阅读来得高效,这样“有针对性的准备”比“广泛阅读”更能换得好成绩。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方面很多人都在骂“应试教育”,而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应试教育”中抢跑、卡位。哪怕教委给孩子减负,家长也要给孩子加上,而且比学校的进度更鸡血,更揠苗助长。因为谁都不想“吃亏”。但是从能量守恒角度,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占便宜,哪最终吃亏的是谁呢?
太多的家长深陷焦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长远目标,缺少了这根定海神针,自然就会随波逐流。于是,就会在日常安排上走向下一个误区。
忽略“重要但不紧急”
不仅仅是在教育中,很多人在工作生活的安排中,都会忽略“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因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往往都是对长远有益处,而短期看不到收效的,而且没有客观外在压力要求自己去做的。
我们都知道,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重要且紧急”。不用说,这类事情一般都不会忽略,因为关系重大,且有现实压力在某个时间点前必须完成。比如说孩子入学报名,期末考试时准时到校。
第二类是“不重要且不紧急”。这一类事情很容易分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地放下不做,比如还有不少工作没有完成,却忍不住要流连于网上购物或者刷剧。这属于自控力的范畴。但是不管怎样,大多数人还是知道这些属于“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
第三类是“紧急但不重要”。紧急,意味着有人施压,必须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不重要,指的是事情并没有太多影响力。这类事情通常占据了很多时间,让人感觉“不得不做”,这类事情越多,人就越忙。但是忙来忙去,并没有太多成效,因为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是别人让我去做,而不是我经过思考认为自己有必要做这件事情。比如工作中的参加一些可有可无的会议,接电话。还比如有些课外班兴趣班,为了上课牺牲掉周末的家庭活动和社交活动。
第四类就是“重要但不紧急”。安排完前三类事情,时间已经相当满了,再加上第四类事情没人催着去做,很多人就想着“等我有空时候再做吧”,但可惜的是永远也找不到有空的时候,只能是自己有意识地去主动安排。比如说,我觉得我们家应该增加户外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增进感情,但是好像一周周过去了,也没怎么去。从春节开始,我们就把周六设定为“家庭户外活动日”,周六一定要走到大自然中活动活动,半年下来,居然基本都能完成了。
比如说早上着急出门,看孩子动作慢,就帮他穿衣服洗漱。这就是选择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而忽视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独立性的锻炼总是要耗费时间,不如父母代劳来得快,而时间总是很紧张,就去挤占孩子锻炼自理能力。那怎么办?就让他迟到吗?我觉得是可以迟到几次的,让他自己承担自然后果。如果不想迟到,也可以早点起床。
还有,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重要但不紧急的,相比之下,作业就是紧急的。很多家长,为了制造出尽善尽美的作业,而对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批评指责,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举个具体的例子,孩子刚开始学习写作文,你看到的问题很多,是一一都指出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快速改正”,还是“以鼓励为主,包容一些问题,甚至不谈一些问题”,愿意给他更长的时间认知和改正,来保护他对写作的兴趣?
忽视“为什么”
在家长向我咨询时,经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怎么办啊?”
我的回答是:“他为什么写作业磨蹭,你知道吗?”就像发烧,只是一个表象,到底是肺炎引起发烧,还是出疹子引起发烧,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同样地,磨蹭只是一个表象,到底是题目不会做磨洋工?还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边写边玩?还是学习负担过重,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只能在写作业过程中找补回来?还是对父母的这种高度控制感到不满,以磨蹭来表达反抗?不同的原因,当然是不同的解决方案了。
还有家长问我,“孩子回家后时间严重不够用,作业、英语、练琴、舞蹈、阅读等等,到了睡觉时候还完不成,该怎么进行时间管理呢?”我的回答是:“在讨论如何时间管理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东西,目标是什么?”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为什么做,确定有必要再考虑怎么做,没有必要的就不做。
有老师问我,“在课堂上给孩子发了奖励贴纸后,孩子总在玩奖励贴纸,影响专注度,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发奖励贴纸?”如果我们就去讨论“怎么解决孩子玩贴纸”的问题,就会限制自己的思路;可是如果我们讨论“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发奖励贴纸”,可能就会发现别的可能性,比如说下课了再发奖励贴纸,或者不用奖励贴纸,而用别的方式激励孩子。
忽视自身学习
谈起孩子的学习,家长真是十二分的重视。每次讲课,不管什么主题,到了互动环节,都会提出跟学习相关的各种问题。家长付出了特别多的精力和金钱来支持孩子的学习。
然而,我觉得家长是在用双标来对待孩子和自己。说学习重要,恨不得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而家长自己呢?比如2018年已经过去了9个半月了,家长在自身学习上,又投入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呢?
教育,说到底,就是引导一个人了解自己,发现生活的趣味,探索生命的'意义。如果教育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生活的趣味,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怎么引导孩子呢?再来说些具体的,如果教育者自己都没有体会过学习的乐趣,怎么激发孩子对学习的乐趣呢?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怎么引导孩子去追寻幸福呢?所以说,教育者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育儿先育己。
如果家长重视自身的学习,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压根就不会发生,这就是主动的学习带来良性的循环。而很多家长,由于缺乏主动的学习,在教育上会走偏,从而导致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非常棘手了,再去寻求帮助,找学习渠道,就陷入被动了,总是被一堆问题逼得救火。
比如说,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不了解学习者的心理,不了解教学方法,用错误的方法教孩子知识,搞得孩子对这门学科,甚至对整个知识学习都兴趣索然,之后再去到处求教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再比如说,家长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进行高度控制,沟通中处处强势,就会让孩子感到反感,从而使得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到了青春期时,孩子不跟父母说话,这时候再急得去做心理咨询。
钱会贬值,而学习会升值,越早学习,越早受益。
过多控制
很多父母跟我说话时,我都感觉到他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掌控权。比如说,该给孩子报哪个兴趣班?难道不需要问问孩子对什么有兴趣,这是父母可以单方决定的吗?
再比如,孩子总是读某一类的书,要不要给他收走,让他读别的类别的书?阅读难道是可以强迫的吗?难道硬性把别人心爱的东西收走,还会指望着别人心甘情愿接受你的安排?
相对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确实人际界线,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界线不那么清晰和受到尊重,我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从来没有想着以西方的标准来要求中国。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感觉到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实在是太过头了。
控制总是有着一个特别冠冕堂皇的面具,就是“关爱”。幼儿时期,为孩子包办,从生活自理到兴趣班选择;学龄期,安排孩子学习,出手帮助孩子解决人际冲突,或者找老师提意见;青春期,干涉孩子的个性化选择,比如专业、兴趣、交友;大学,为孩子恋爱或者就业“提建议”。
前几天看见一个案例,一个博士生被爸爸领着去跟学校提意见,这是对一个成年人多大的贬低和伤害!让他知道他即便读了博士,也在处理生活问题上毫无能力,必须依赖于父母。
对于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引导,而不是控制,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人生。爱应该是给予支持,让孩子能够展翅高飞,而不是折断他的翅膀,让他丧失能力,再也无法飞翔。
【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误区】相关文章:
3.家庭教育容易进入的误区有哪些
4.家庭教育容易进入的三大误区介绍
5.关于孩子特长教育别陷入误区
6.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7.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最大误区
8.家庭教育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