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屯的孩子们:
我想在这里和你们谈谈关于未来的问题。
你们将来可能是公务员,可能是商人,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演员……等等。你手中握着许多个未来。正因为你们还没有定型,所以长辈们都对你们抱有期待。愿意毫无保留地帮助你,扶持你。那么,你希望将来做什么呢?
说说我自己吧。我小的时候,最怕成为农民,因为我眼见父辈们每天辛苦地劳作,收成无多,经常为温饱发愁。小学三年级时我想买一支价值一块钱的钢笔,家里都拿不出钱来。我为此哭了好几次鼻子。但怕成为农民,我也最有可能成为农民,此外别无出路。我们那个两千多人的村子,好几年才能走出一个大学生,怎么可能轮到我头上呢?如今,上大学在我们那儿已属稀松平常,农民也不再是让人闻风色变的职业。我的'一些小学同学,仅仅念到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他们或经营工厂,或当包工头,或当木匠、泥瓦匠,收入并不低,大多有房有车,生活条件一点不比我差。我想说,无论学习好坏,你只要努力就行,不必过多为将来担忧。社会在变,现在大家都认为某某职业好,将来不一定好;现在认为某某职业不好,将来也不一定就不好。只要整个社会在进步,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如果社会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你即使有个好职业又能怎么样呢?社会动荡,遭殃的只能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远离犯罪,不做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吸毒,不要酒驾,不要乱闯红灯。每一个犯罪背后,都是几个家庭的破损。不违法,是做人的基本底线,生活幸福的保障,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我小时候一直想当一个记者或编辑。那时候,编辑、记者是让人羡慕的无冕之王。而在今天,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至于收入,也就算中等,能吃饱,饿不死,如此而已。但跟我们那些小学、中学同学在一起,他们还是明显得高看我一眼。这不仅仅因为我从远方回来,是个客人。他们尊重我,其实是尊重文化。我所理解的“文化”,乃是以“文”化“野”。“文”有多种含义,它有时指“礼节仪式”,有时指“温和的态度”,泛指一切文明的东西。用文明来化解野蛮,便是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文化是修养。你说话办事时彬彬有礼,态度亲切,条理清晰;你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你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见到残障人士和孕妇主动让座;你孝敬家里的老人,愿意听他们啰嗦,定期给他们生活费;你富有同情心,积极给灾区捐款捐物;你常怀恻隐之心,在街头把零钱送给头发花白的乞讨者……这些行为跟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农民,一个清洁工也可以做到这样。如果你身上具有这些美德,你也是文化的人。人们同样会尊重你。文化不是一种虚无的东西,它在社会生活中随时用得着。用一个时髦词来形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情商”部分。同学尊重我,或许还因为他们觉得我有知识。你读了很多书,能给别人带来新鲜的东西,给人启发,他们当然愿意跟你在一起。这里的“知识”是个人的“智商”部分。
所以说,将来无论你做什么,都应保持做人的底线,然后尽量使自己有文化。职业、收入、成功之类的字眼只是文化的附属品。如果没有文化,所谓的成功只是过眼烟云。
与你们共勉。
【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12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