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含瑶,人如其名,文如其人,如陆机所云“石韫玉而山辉”,宛如线装古卷中走出的女子,温婉美丽,恰似来自诗词国度的精灵,灵慧聪颖。我们常给女子分类,或俏皮可爱,或成熟抚媚,或爽朗大方。在含瑶的身上,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淡淡的书卷气,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韵味。我想,这正是来自于她的以书为友,拥书而生。
与她相识已有一年的光景,犹记初识时的惊艳与那些微的羡慕:之后的相处,却让我认识到她的那些作品不仅源自于她的天分,更出自她自身的努力。曾经我也以为自己是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亦以读书为乐。然而在我眼里,读课外书不过是为了消遣,因而我只是草草阅读小说,浏览完便忘了,很少从中撷取到养料,更懒得动笔,除了考场作文,我从不写只言片语的文字。而含瑶则不然,她读庄子,便体会m他的冷与热;读余杰,便读出他的冰与火;读张爱玲,便悲于她的孤与傲。这些人的言语与思想,都化作了灵感,促使她的文字生长,开花,迤逦纷繁。
读书百卷,厚积薄发。与先贤的思想发生碰撞以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激起了她的纷思,进而不吐不快,终造就了她的一本集子——《鸢尾几度开》,该书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巾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为成熟历练,而后又从复杂纠缠的文字同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疯狂与无邪并存,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
初识之后的相熟,渐渐让我见到了含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因熬夜写作而困倦地趴在桌上补眠时憨态可掬的她;也有面对难解的数学题时愁眉紧蹙的她;更有语文课堂上意气风发,有着指点江山气势的她。各种的表情,构成了立体生动的她。她也有弱点,她也会累,但是因为文学,她便可以努力让自己去面对那些纷杂的事务,她便可以意气风发,精力旺盛。
那一日,与含瑶在车站偶遇,分别后又相遇于商场,便相伴去买笔。她穿了一条湖蓝的碎花长裙,从楼梯向下走去时,裙摆如一朵摇曳的蓝花,一次次地盛开,晃花了我的眼。分别时,她靠右走,我靠左走,虽是同一方向,却终分道扬镳。她的身影投射在商店的玻璃门上,直直奔向前方,天空的微雨,旁边的路人,似乎都停滞在了她的前行中。她往前,随着自己既定的步伐,做着生活的记录者,以纸与笔为时光留下些痕迹,留给世界自己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