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书香。
斗室一间,清茶一杯,旧书一架,已足以悠悠然陶醉其中。
如果说书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明,那么旧书则承载了源远流长的古典文明。
在一个霜滑的夜晚,点一盏橘色的灯,掀开那泛黄的纸页,享受那浓郁的墨香,你便会忘掉现实的自己,仿佛袭了单薄的长衫,飘然走进了历史。你可看到了元谋人发出的第一缕火光?你可看到了半坡人播下的第一粒麦种?你可看到了仓颉造出的第一个字?你可看到了大禹治水时冒出的第一股洪流?走进《诗经》,你是否能够听到周朝居民的歌唱?走进《离骚》,你是否能够感受到屈子投江时涟漪的荡漾?你会变为阿瞒的酒,听着他轻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你会变为陶潜的菊,看着他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你会变为幼安的剑,望着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赏鉴这些历史的文字,让我们日渐干涸的灵魂得到滋润。
尽管世事纷扰,但在内心的最深处,我们仍会执著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那种青梅煮酒的风趣。掬一捧流动的时光,你便会跌落在这诗意的月夜。那是一个风骨洒逸的年代,那是一群泼墨舞剑的才子。
我仿佛能看到阮籍在竹林深处谈笑笙歌,转眼间又在穷途之处放声哭泣。而嵇康,用一生的操守和信仰拨动琴弦,留下一曲《广陵散》后慷慨就刑,成就了红尘之外的真风流。
读旧书,便是同先哲们进行精神的对话。你可以不求甚解,只把它当作闲暇之乐;你也可以惜时攻读,用心体会它的微言大义;你还可以学以致用,事必躬亲,用行动实践真理。旧书,短短的几行便可书写一个朝代的兴衰,薄薄的一册承载了五千年的文明。一个民族的沧桑在这里汇聚,一个人的性情在这里得到升华。阅读旧书,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提起音乐家的名字,没有比贝多芬更响亮更庄严的了,湖北高考作文旧书。他是音乐的英雄,——不,是人类的英雄。所谓英雄,并不是个人事业的野心家,它是从人类生活的提高出发,必要时甘心交付出个人的生命。因此,贝多芬没有一般的伤感的气息,虽然痛苦始终纠缠着他的生命。他说:“大多数人为了一点好事便回肠荡气,这可不是艺术家的天性。艺术家是火一样的,他们不会哭泣——人得凭音乐从他的精神打出火来。”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痛苦和折磨,他创造了许多撼人心魄的音乐作品。他的成长的道路异常艰苦,他贫困、失恋、耳聋、孤独,生活的波折没有使他屈服,反而塑造了他坚强不屈,正直不阿,不向困难让步、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他不畏权,不媚势,心中惟以音乐为上帝,勤勉敬业,顽强奋斗,为世界乐坊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音乐遗产。他的音乐作品热情激昂,振奋人心,就向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并发着炙热的激情。贝多芬没有一根媚骨,既使在贵族圈中,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的拍上钢琴,愤然离席:“我才不高兴对猪弹琴。”贝多芬生于1770年。他具有音乐的血统和天分。14岁时,他爱公立学校念书,音乐教育则从4岁开始,8岁时已经拉一手好提琴。有人预言它是莫扎特第二。后来他(又)有转入莫扎特门下。因为生活的不安,恋爱的失望,听觉也开始烦搅他,在别人的眼中,贝多芬变成一个怪人。幸亏他的工作力是旺盛的。从无数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没有放弃对音乐执着的爱。1826年12月,贝多芬患肺炎,后转水肿病。三个月的治疗无力使他好转。1827年3月2日,贝多芬就此告辞了人世。他下葬时有两万人(为他送行),有一位老太太说:“这里埋葬的是音乐的主帅!”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短小臃肿,外表结实;脸宽大,褐色而悲壮,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人为之震慑,兴奋或愤怒的时大张,奇妙的反应出它们的真正思想,目光往往是忧郁的;鼻子宽大,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嘴巴细腻,下唇常倾向;他的微笑是忧郁的,不愉快的,粗野的,为时很短;脸色变化无常,莎士比亚式的面目,常让人惊讶……罗兰基本上是透过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来展示贝多芬的性格和内心。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罗兰细致地雕刻着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着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自我。在作了静态而不失深刻的描写后,罗兰接着去表现贝多芬动态的面部神情,那不惯于欢笑的笑容,忧郁的神色,突然间的变化,并把他与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相比,说明他的内心是极其的狂乱激动。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惊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细致真实地展示了贝多芬桀骜不驯的雄狮般的性格和与生活、命运抗争的悲壮精神。
“这时代史丹霍塞替他画的肖像,把他当时的面目表现得相当的准确。这一幅像之于贝多芬以后的肖像,无异葛冷的拿破仑肖像之于别的拿破仑像,那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拿帕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青,似乎不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是贝多芬年轻时的一幅肖像,此时的贝多芬尚未经受苦难的折磨,因此“僵直的头颈”、“睥睨一切”的目光,都生动刻画出贝多芬的高傲,表现了他的自信。
“在曼勒替他画的肖像上,我们也可看到一种浪漫谛克的风雅,微微有些不自然的神情。贝多芬要博人欢心,并且知道已经博的人家欢心。猛狮在恋爱中:它的力抓藏起来了。但在他的眼睛深处,甚至在《第四交响乐》的幻梦与温柔的情调之下,我们仍能感到那股可怕的任性的脾气,突发的愤怒。”这一描写表明,爱情的滋养似乎使贝多芬改变了旷野的气质,在他的眼睛中有了一种深邃的和平,但是力量、任性的艺术家气质并未隐退。
“他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动,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着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两年前在上高二的我,由于保持头的位置没有动,而周围的人都把头缩了回去,导致我的头比别人多伸出来了不少,被一枪击中。我记得我离开的时候,座位上和床位上的东西我什么都没带走,唯独除了一本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这本书绝对是个传说,看看每年《高考》大片的惨烈镜头,我十分相信它的销量绝不亚于《哈利·波特》。
我带这本书回来,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语文课。以前的语文课我们基本是睡觉,然后玩玩手机,拿作文纸下下五子棋,逍遥自在。当然,如果还有人质疑我们怎么上课的时候睡觉下棋玩手机,我只能说您和90后确实有着不可逾越的代沟。那时候,我很喜欢在纸上写诗词,这样练字的时候也可以背背诗词。有时候脑子里有东西灵光一现,或者对人生爱情有什么想法,我都把它记下来。这个时候语文书就派上用场了,因为书上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后来发现光写诗也用不完,还在上面画画,最后下五子棋的作文纸用完了,直接在语文书上画格子。久而久之,这书就成了一本百科全书,情棋书画,样样俱全。
其实我带这本书回来,还因为这本书上有两篇文章,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我经常在想,语文教科书上怎么会出现这两篇文章。我奇怪为什么语文书上会出现像龚自珍《己亥杂诗》这样的诗作,会出现像龚自珍《病梅馆记》这样鼓吹个性解放的文章。而应试教育里能出现鲁迅的文章那就更是世间奇观了。
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鲁迅先生被请出教科书,不是因为他的文章大家看不懂,而是有人害怕有一天他的文章大家都看懂了。鲁迅去了,龚自珍还会远吗。但是再想想也可以理解,我们的考试里,阅读不允许有个性理解,作文不允许有奇思异想,而鲁迅先生本人对一切都怀疑,呼唤觉醒。
鲁迅龚自珍一旦远去,离开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而教科书会不断翻新,我的那本书永远都只能是一本旧书了。而其他的书在高三同学们的狂欢下都已纷纷坠楼身亡,我把这本旧书带回来,只是想可以保留一个希望,就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那一株绿草一样。
【旧书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8.旧书作文
9.旧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