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有品人的传统,先贤孔子曾就评价过许多人,贤者之评言简意赅,如“由也果”说子路果敢,子贡“赐也达”冉有“求也艺”仲弓“雍也可使南面”。孔子曰智者知人,品评人是智慧的体现。到了魏晋,品评更是美的体现。许劭许子将的胆评有几人不知,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还有荀彧被评为王佐之才。世说新语简直是古人的《品人录》。那是的批评家多半是诗意的如“萧萧如松下风”、“轩轩如朝霞举”、“巍峨如云山之将崩”。
历史的书卷一页页翻过去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岁月带不去的熟悉名字项羽(刘邦、韩信)、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不置可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优秀人才,他们业绩不可磨灭,他们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魅力犹存。对他们的是非功过人尽评说争论不休,恰恰证明了他们的不凡。
但不知为何总觉易师之言想要说明一个问题“没人喜欢小人,吃亏的总是实在人,聪明之士活不长,笨人最先出局。”读完之后心中不禁波澜起伏,不禁有所感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没人喜欢小人。即使是不看出身唯才是举的曹操也人喜欢小人。小人有才无德要限制使用,偶尔用一下可以。用小人治天下终非大道,如明朝三厂一卫,即使生前显赫一时,身后也有无数骂名,子孙不得善终。来俊臣、杨修何等悲哀。
小人固然不好,奸诈的人不会被人所喜爱。但本分也不是好办法,中国有句话叫“无能总是老实人”。无能老实人能力不够这是必然的。别说鲁肃老实,这家伙厉害着、狡猾着呢。别认为诸葛亮与其交锋他此次吃亏,实则是孔明拆东补西。荆州乃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而当时吴国实力并不很强,吕蒙还不成熟,孙周心有间隙,张昭已失进取之心,陆逊年幼,程普、韩当、黄盖、蒋钦、周泰、甘宁、潘璋、马忠、太史慈等不过是战将也,吴国就是攻下荆州何人去守?北方曹仁驻守南郡,虎狼之师随时可以南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暂借刘备,阻挡曹仁之军南下。随着吴国实力的增强,已收回所借荆州为名,白衣渡江,锁住关羽的出路和退路,出师有名乃仁义之师,以仁战不仁必胜,这便是鲁肃的智慧定下东吴百年基业。
聪明之人活不久。正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聪明如韩信也被杀。假齐王终究是不能长久的。明初太祖平天下,相助之人如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太聪明了,功高震主谁不顾忌?聪明如曹冲,又没争位意识,年不满十岁,只因才华洋溢一个称象害了他的命。
聪明之人活不久那笨点呢?笨人有几个能上史书?有晋朝有一个笨蛋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结果江山让了一半,很快就驾鹤西去,悲哀,刚刚开局没多久就出局了。
做人好难,做名人更难,那么人该若何出世?其实很简单——中庸!唯有中庸才是王道。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正如帝王之术在于平衡,御下之术在于平衡,为人臣之道在于平衡,只有这样才是太平盛世。治国之道如此,为人之道亦如此。
中庸!唯有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