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峨眉山的歌凤台或歌凤桥上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知道:公元前489年那位唱着歌儿讥讽孔子,自称“狂人”的陆通,竟然是有史可查的峨眉山上第一人。
陆通,楚都郢城人。他佯装狂人,不愿在楚王殿下称臣。公元前489年的夏天,游说各国的孔丘,带着得意门徒由陈国来到楚国的边城负函(现在的河南信阳),期待着楚王的召见。楚王本想重用,但孔丘师徒遭到子西一伙楚臣的妒忌。使素来好谋寡断的楚昭王举棋难定。于是孔丘一行闷住在边城馆驿之中,进退维谷。一天,陆通来到馆驿门前,高唱着这首“凤兮,凤兮”的歌儿。孔丘感到歌词有讥讽之意,又觉言理不凡,很想和陆通推心置腹地谈谈。而陆通却旁若无人,竟扬长而去,引起围观的群众掩面大笑。笑得这位曾经名震齐鲁的政治家孔丘先生十分尴尬。楚王听说后惊喜不已,便派遣侍臣带着黄金千两,绫罗百疋,用四匹壮马拉着的大车去迎请陆通,派他治理江南一带的大片领地。不料遭到陆通的谢绝,使臣去后,陆通为免遭“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横祸,带着妻子匆匆离开了郢城,沿着长江而上,不畏蜀道之难,来到了峨眉山。夫妻俩在一块平坦的凤嘴石上搭了茅棚,住了下来,成为峨眉山中第一位有史可据的山民。
陆通虽然没有为峨眉山留下诗文,但他却在峨眉山人和诗人词客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成为“媒体”式的传奇人物,千百年来,招引着不少名流雅士来此凭吊咏唱。公元7世纪末,陈子昂来此,在他的《感遇》组诗中推崇备至:“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彼楚狂子,悠悠白云期……”李白把自己比作陆通:“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又在《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一诗中写道:“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名人的题记诗作和刻石竖碑,构成了以陆通夫妻不慕名利,隐迹林泉为主题的文化氛围,成为峨眉山一大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