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又是一年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今天又是清明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今天给已逝的亲人扫墓,但我并没有回老家扫墓,而是去了一趟烈士公园,去怀念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我戴着白色的胸花,来到四个金黄色的大字——烈士公园前。
我看到这四个大字,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我走了进去,里面只有几个人在撒酒烧纸钱。我眉头一皱,心想:这里长眠着几百个,几千个乃至几万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却仅仅只有这么几个人来扫墓。可能这些英雄们已经被那些精神麻木只知享福的人给忘记了,也可能这些英雄的家人也已早早去世,现在的他们只剩下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和一把有着尖锐刀锋的三八大盖。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碑虽然那么大,但碑身上依旧刻满了名字,那些名字密密麻麻的堆叠在一起,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前往祭奠,让每一个前来观看的人心中都充满着一种中华儿女的激情与自豪。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在这里,这个每一个名字都依稀可见的地方,却人烟罕至呢?
我带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每一块墓碑,每一个字,我都细细看去,对每一个长眠于此的英雄,我都表示了自己的钦佩之情。我发现,有的墓前长满了杂草;有的早已被风雨侵蚀掉一大块;有的墓碑上已布满青苔;而有的却连名字也没有,只刻上了是多少连多少班的战士们。但,每一块墓碑上都有着一种刚劲的血性,有着一股中国魂。在那个炮火纷飞,夜夜不能合眼的年代,正是这样的一种灵魂托起了整个中国的希望。虽说树倒猢狲散,我们的大国当时正处于一个萧条落寞,受人欺凌的时期,但是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灵魂将中国又重新拉上了富强之路。
我不知多少人在今天流泪,不知多少恩怨在今天断,不知多少人心凉!
篇二: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总是会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难怪唐代诗人杜牧会有此名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的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祖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最早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它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气温渐渐升高,正是农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我家老妈早在前几日就在自己开荒的小菜地里忙前忙后,种着四季豆、长豆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踏青在宋代最为流行。清明扫墓在唐朝就开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在继承。清明祭扫缅怀先人的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有烧纸挂钱,修坟除草,金山银山。现在随着时代进步,祭奠形式也多了起来,如:献一束淡雅的鲜花表达无声的交流和思念;植一棵长青树,挂上先人名,意在将思念植于土中,四季长青;在家供奉牌位,家人团聚,共同祭拜,教育后代饮水思源。
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作为法定的假日。我还觉得在西方节日的冲击下,更应该让孩子们牢记传统节日的意义,于是趁这次清明假期,我布置了一篇与清明节有关作文,寄托哀思,表达情感或了解知识。这样既能让孩子长见识,又能让孩子牢记传统节日,既不落俗套又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