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如果不吸取养料,永远结不了饱满的果实;一只鹰,如果不奋力拼搏,永远飞不高;一个天才,如果不勤奋学习,永远都不会有作为。
听完伤仲永的故事后,我真为仲永这位“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矣”而感到惋惜。 鸟飞,得有天空;马跑,得有场地。虽然我们青年人的成长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生活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能不能成才,关键取决于自己能否不懈地努力。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但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开拓了美好的前程,成就了伟大的事业。牛顿终生勤奋学习,很少在夜里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是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而尼专利局当了7年职工。就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年,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爱迪生又何不是呢?如果没有平时的勤奋,有哪来事业中的硕果呢?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把这一句话浓缩起来还不就是那6个字:“天才来自于勤奋!”
勤学有为,懒惰无知。博学多才来源于勤奋忘我的劳动。只要我们在学习上舍得花力气,用工夫,就必定能够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和智慧浇开芳香的理想之花,获得真才实学。
世间最长之路,最难之路,便是人生之路。行走在人生之路上,鲜花不会一如既往的盛开,风雨不会绵延终不停歇;途中可能只有些许幸福,但坎坷却也不至于阻断前行的路。若要走好这段路,凭的就是努力奋斗的精神和一颗坚强的不向困难妥协的心。
坚持不懈的努力,指的是被挫折绊倒后仍然始终保持继续前行的勇气,在摔得鼻青脸肿或遍体鳞伤之时,仍勇敢地爬起来昂起头继续向前迈进。如果此时一直趴在地上,那图的只能是一时的“休息”。例如,史铁生的路,比起普通人显得异常特别,因为他后半生用轮椅代替了脚,他的路也许就终结在此,可以坐下来好好休息,但他却用生的勇气继续做了一个行路人。手推着轮椅,徐徐前行,他走的比别人难,比别人慢,但是他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段路,写出了一篇篇启迪人生的名作,也成就了灵魂的升华。他的路用生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坚持走了下来,所以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坚持不懈的努力,指的是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崇高品质。例如,司马迁只是汉武帝时的一个小史官,为何如今能家喻户晓,并成为许多有志青年的榜样,是他曾经遭受腐刑吗?当然不是。司马迁的成就只源于其超出常人的奋斗,他真正做到了生无所息,为其《史记》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若司马迁放弃《史记》的写作,他定不会流传千古,只不过会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人们会认为他懦弱,没有毅力。然而,他却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人所景仰。
正如宗璞所说:“花和人都是不幸的,但生命无止境。”生命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努力奋斗吧!在有限的人生之路上走下去,走得坚强有力,你的人生便会绚烂无比。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做到两个字――勤奋。
你知道吗?一只蜜蜂要酿造1千克的蜜,必须采集100万朵花的花蜜,每次携带50毫克的花蜜,要在花丛和蜂房之间来回飞15趟,才能把花蜜送回。假若采蜜的花丛同蜂房间的平均距离为1.5千米,它们就得飞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11个地球赤道长。蜜蜂的精神不就体现在“勤奋”二字上吗?
蜜蜂这么勤奋,难道我们人做不到吗?
你知道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吗?她从小就又聋又盲,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但是她的老师恩师——安妮·莎莉文来到了她身边,给了她生命的希望,并且教她如何说话。海伦又聋又盲,如何说话呢?答案就是――触觉,她是靠触觉来了解别人的意思;是靠触觉来了解如何发音;是靠触觉来学习舌头应怎样动。她每天都十分勤奋地练几个小时,有时每天竟十几个小时在练。最终她完成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要勤奋,“勤能补拙”这一成语就是一些人的写照。
司马光在睡觉时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后就又开始学习、写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纂。古时还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等这样的故事,难道不是激励我们后人勤勉的好例子吗?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勤奋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奋意味着不怕苦,不畏难,勤奋还须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一时头脑发热,不能算是勤奋,真正的勤奋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苦苦钻研。
每一个人只要在学习上刻苦勤奋,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我相信,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