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识字5》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新教材的词串识字是一个亮点,它是以特定的时空物事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包含要学的生字,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那一串串词组都具有鲜活的力量,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它具有识字、认知、审美、铺垫等多重功能。这全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逼迫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编写理念,运用全新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识字5》: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这一课就是围绕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12个词之间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想象去体会、感悟,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
一、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认为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风”是后鼻音,“晚”和“湾”声调的差别,“鱼”和“渔”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二、词图对照,认知事物。
在学生能正确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去观察课文插图,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的具体事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情境图贴词卡。
师:字音读准了,词也会读了,这些词都懂了吗?现在我们到大海边辨认一下。(出示小黑板上贴着的大幅情境图)老师把这些词卡发给同学们,请你们给大海边的景物挂牌子。(学生很兴奋,小手举得高高,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同学先把手中的词读给大家听,再想想该贴在哪儿,没发到的同学别不高兴,你们当小老师,看他们贴得对不对。
生挂词卡,其中一位同学举着写有“海风”的词卡不知所措。
师:哪位小老师愿意来帮帮他?
生又纷纷举手,师指名上台。
学生将“海风”挂在桅杆上飘动的小旗旁。
师:海风看不见摸不着,你为什么要挂在这儿?
生:因为我看到了小旗子在飘,一定是海风吹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又爱动脑筋,真棒!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挂对了没有?(学生读词)
这一设计将文字与事物相匹配,既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识,又理解了词义,认识了事物。
三、诵读词串,展开想象,进入情境,品味欣赏。
诵读词串是词串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可以先分别进行横排朗读,注意各排词语间的联系,再连贯起来诵读整篇词串,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与停顿,注意末尾押韵,读出轻重缓急的韵味和乐感。如指导读第一行“沙滩
贝壳脚丫”:
师:大海美吗?好玩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吧!捧好书,读第一行词。读一个词就要在头脑中想象一个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行。
师:这处景点谁喜欢?来读读。
学生朗读。
师:“沙滩”能读得再大一点吗?“贝壳”能读得再美一些吗?
生:能!(生再读)
当我发现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就借机指导——
师: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来呢?老师是这样边读边想的,读“沙滩”这个词时,我就想沙滩多大呀,沙子软软的,踩在上面可舒服啦!读“贝壳”这个词时,我又想沙滩上贝壳真多呀,千奇百怪,五颜六色。读“脚丫”这个词时,我眼前就看到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沙滩上拣贝壳,玩得可高兴了!就这样,我由词想到了图画,又由图画想到了词。来,听老师读,跟老师一起想。
引导学生诵读词串,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四、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苏教版教材每课生字后面都安排了笔顺表,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沙、浪、渔”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三点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练习四”后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却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一年级语文《识字5》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