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姓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1-08-31

  颜回:孔门第一人,先师至复圣

  颜回,字渊,一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都城(今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系颜路(孔子早期弟子)之子。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孔子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都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把颜回作为最优秀的学生,很赞赏颜回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说:“颜回呀,他的心能够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他学生就做不到这一点,只是偶尔想起来而已。”可是颜回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要学习的是老师的真才实学。他常常感叹道:“老师的学识,我越仰视越觉得高,越钻研越觉其深,看着似乎伸手可及,其实却难以达到。老师循循善诱,教我读文献、学知识,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使我欲罢不能;虽然我已用尽我的才力,却依然无法完全掌握老师那渊博的学识。”

  孔子对颜回有问必答、呵护有加。当颜回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孔子说:“要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帽子,音乐就演奏韶乐和舞乐。要禁绝郑国的乐曲,远小人,因为郑乐淫秽,小人危险。”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颜回掉了队,孔子急坏了,待颜回赶到时,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在,我怎么敢先死呢?”孔子因而曾感叹:“颜渊大约也不是能助我的弟子,他对我说的话无所不悦。”及在陈、蔡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后很高兴。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兖公”。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为“兖国公”。元至顺初年(公元1330年),加封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