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人的教师手记

时间:2021-08-31

  作文与做人是一个老话题,古人云:“文如其人”,自然文与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做人的体现,文品即人品,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作文与做人的教师手记

  我觉得文风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休养、生活、性格的体现。譬如鲁迅,他性格率直、疾恶如仇、才思深邃,才造就了他犀利的文风,他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抨击流俗恶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投枪般的作品篇篇命中对方的要害,在文化的革命上,为时人树立了一座丰碑,为世人所称颂。他的文章之所以让人感动,因为他事真、情真,写到气愤处他甚至于甩笔,耳闻目睹之种种现象让他难平心境,他不畏各类阴谋诡计,不惧种种迫害杀戮,在敌人的夹缝中生存。然而就是他这种真挚的情感恰恰表达了亿万国人的心声,这才是文与人的统一。又如茅盾,他写的农村题材的小说,若非个人的亲身所历,所见所闻,能写得如此让感同身受吗?

  而令我深感不安与难耐的是而今我们不少人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挤出些所谓的令人感动的套路来骗取别人的情感。不是吗?以前武侠好卖,于是人们群起编造武侠故事,其中不乏催人泪下的动人情节和纵横恣肆的气魄以及飞扬溢气的文采,但总让人感到“所言差矣”,作为消遣尚可,但细究并不精致。再看电视上,有一段时间古装戏被人看好,又“群起而攻之”,各类“戏说”、“传”、“记”屡见不鲜。更常见的则是套用一些人间悲喜剧的常理再加上自己的“残忍”或“柔情”搞出些爱恨离愁,缠绵悱恻,让人在他们的“圈套”中再温故一遍“人间真情”。甚至不少杂文用事实加评论的写作格式也都已是滥之又滥的东西了。

  也难怪,这些往往都是专业写稿者的文章,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不多,有时甚至违心地写一些溢美之词,泛泛之谈,有何人品文品可言呢?

  而今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也时有体现。优秀作文看多了,随便编个情节就可入文,而且生动曲折,又有新意,这样的文章在各个年级层次的文章中都有出现,而且越往高处越编得可以,高考作文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假话说得真时就是真话,虚假的优秀作文让人感动得掉眼泪并非没有。而真正让他们自己感动的事却写不出来了,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感动了,因为在他们印象中这些已达不到感动的标准了:父母为自己起早摸黑、烧菜煮饭那是常理,也写不出新意来;别人努力学习、苦尽甘来那是造化,虽然自己达不到,但普通,见多了;穷人拼搏,富人享乐,有钱是爷,没钱打杂,那是自然选择;……试想,我们的学生看透了生活,缺乏了做人的情感,还能写出真正的作文吗?

  学生没东西可写,而写出来的又都是套套,因为要写健康向上的内容,于是好人好事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从没做过好事的人也写得有条有理的,人们的思想也都是那么高尚,性格鲜明,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泾渭分明,一目了然,言行都有相同之处。这样哪里来的好文章啊?有些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人甚至用模仿的方法来抄袭别人的作文,改一下文中的人物、物品,换一下地点、时间,变一下情节的步骤、过程,俨然成为自己的佳作了,自己都为自己的“出色表现”惊讶了。我们只要看看报纸杂志上登的那些“豆腐干”作文,以及收录在所谓的“优秀作文选”中的作文,其中随便浏览就可发现雷同之作。不仅学生如此,大人们更甚。各类部门单位,现在都讲究写点什么作为作业,作为业绩什么的,于是人们抄的抄,改的改,摘的摘,拼拼凑凑弄些文章来交,就连各类论文也有不少是“他山之石”,很多人并无真材实料,托人写一点,自己弄一点,也能混过去,因而不少人“名不符实”,什么专科、本科生,什么各类能手,并不一定能做到表里如一。

  我们的学生是真没东西可写吗?不对。是我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也缺乏主动的练习。看看我们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无不包蕴着深厚的情感和思想,他们是用心在写,用真在写,用情在写,这样的文章要想不好也难了。同样的事物,当人们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感受去领悟时,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看我学生的作文,我觉得当他们不是以虚构和编造来应付作文时,哪怕写得并不是文从句顺,也会让我感到其中那份难得的真情,那便是最美好的东西。最直接的就是日记了,我提倡我班学生写日记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我从不检查,我觉得让他们保存自己这份美好好回忆将是多么甜蜜的事,或许在许多年以后,他们会很自豪地公布他们曾经的日记,因为那里有他们最真挚的梦想和希望,痛苦和欢笑。 想要作文好,先要做人好。一个人实实在在地生活,真真切切地感受,认认真真地体会,清清楚楚地表达,再加上对语言良好的运用能力,就一定能写出高品味的文章来。